有剧王潜质的《上甘岭》,刚开播差评一片,观众差评理由一边倒

发布时间:2024-10-16 21:29  浏览量:3

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上甘岭》最近可热闹了。这部讲述71年前抗美援朝战争中上甘岭战役的剧,一上线就引发了观众的激烈讨论。有人夸赞它还原历史场景,有人却嫌它太过血腥。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视剧,竟能让大家吵得不可开交?

《上甘岭》剧组为了还原历史场景,可是下了血本。据说他们特意跑到朝鲜半岛取景,还按1:1的比例搭建了战场。看剧的时候,那爆炸声、枪炮声震耳欲聋,满地的弹壳看着都触目惊心。有观众表示,看得他们心惊肉跳,仿佛置身战场。

剧中还原了很多历史细节。比如,志愿军战士们穿着单薄的军装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作战,连睡觉都是席地而卧。有场戏里,战士们为了节省弹药,用石头砸敌人。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志愿军的艰苦卓绝。

不过,也有观众觉得剧中的场景太过血腥。有人在网上吐槽说:"这么多血腥镜头,真的适合在黄金档播出吗?"还有人担心会给孩子们留下心理阴影。

对此,剧组回应说,他们是为了真实还原历史,避免以往战争片中那种夸张的"一人敌万人"的情节。但是,这种真实的表现方式是不是真的适合所有观众,恐怕还有待商榷。

《上甘岭》在叙事方式上也有所突破。以往的战争片往往是"我军全胜"的模式,敌人都是纸糊的。但这部剧却打破了这种固有模式,对敌我双方都有较为客观的刻画。

剧中有这样一个细节:美军在轰炸中国阵地时,飞行员看到地面上的惨状,内心也产生了动摇。这种对"敌人"人性的刻画,让一些观众觉得很新鲜。有网友评论说:"原来美军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单纯的'恶魔'。"

但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有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说:"为什么要同情敌人?这不是在美化侵略者吗?"这种争议反映出,观众对战争题材的期待和接受程度是不同的。

此外,剧中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有场戏里,一个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牺牲,临死前还在呼唤妈妈。这样的场景让不少观众泪目,也引发了人们对和平的珍惜。

《上甘岭》中的英雄人物塑造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剧中的志愿军战士们并非完美无缺的超级英雄,而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会害怕,会犯错,但最终还是克服了恐惧,完成了使命。

有观众认为这种塑造更加真实可信。网上有评论说:"这才是真正的英雄,面对恐惧却依然前行。"但也有人觉得这样的刻画有损英雄形象。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吐槽:"英雄怎么能表现得这么怂?这不是在抹黑志愿军吗?"

剧中还有一些现实主义的镜头,比如战士们为了省子弹而用石头砸敌人,或者因为缺少防寒服而冻伤。这些细节虽然真实,但也引发了争议。有人质疑说:"这不是在暴露我军的弱点吗?"

对此,一些历史学者表示,这恰恰体现了志愿军在装备劣势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战胜强敌的可贵精神。但并非所有观众都能接受这种"有瑕疵"的英雄形象。

《上甘岭》的播出,也引发了人们对战争题材作品在和平年代价值的思考。有观众表示,看完这部剧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还有人说,通过这部剧了解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但也有声音质疑说,为什么现在还要拍这么多战争片?一位网友在论坛上发帖说:"和平年代了,为什么还要勾起那些痛苦的回忆?"

对此,一些专家认为,战争题材作品有助于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著名导演冯小刚曾说过:"拍战争片不是为了歌颂战争,而是为了警示战争。"这话虽然有道理,但在具体创作中如何把握尺度,恐怕还需要创作者们深思。

回顾近年来的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确实良莠不齐。有的过于娱乐化,有的则陷入了说教的窠臼。《上甘岭》虽然也存在争议,但至少在还原历史、塑造人物等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

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看完《上甘岭》后感触颇深。这部剧虽然有不少争议,但也确实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些鲜活的细节,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物,都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可贵。

但同时,我也在想,战争题材的作品到底应该怎么拍?是一味地歌功颂德,还是尽可能还原真实?是塑造完美的英雄,还是展现有缺陷的普通人?这些问题恐怕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创作者们不断探索。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优秀的战争题材作品出现。它们既能让我们铭记历史,又能引发思考,更能打动人心。毕竟,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历史记忆,这不正是每一个创作者的责任吗?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