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湖北省的宠儿,多次上演阿斗精神,原因何在?
发布时间:2024-10-27 00:31 浏览量:2
为什么称湖北大学为湖北省的“亲儿子”呢?这个话题说起来有些远了。当初,湖北省致力于发展武汉理工,意图将其打造成为第三所985高校,同时也在大力扶持湖北大学,希望它能成为一所省属211。那段时间,可以说是湖北大学的黄金时期,各种资源不断向其倾斜,真正把它当作了“亲儿子”。
然而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这两所学校都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武汉理工至少还跻身于984.5行列,但湖北大学却被视为最不争气的大学,甚至被称作扶不起的阿斗。尽管省属大学通常不如部属大学,但湖北大学的表现确实令人失望。尤其是在评选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刻,湖北省再次全力以赴支持湖北大学,但经过两轮努力后,仍然没有入选双一流。这一幕仿佛再次上演了什么是“阿斗”。这段历史广为人知,虽然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未公开的细节,但大体情况就是这样。因此,这也让很多人对湖北省属高校的质量产生了质疑。
在比较省属高校方面,湖北省属高校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等水平。以第四轮学科评估为例,多数省份的省属高校并没有A类学科,或者仅有少数几个A类学科,湖北也属于这种情况。即便是与湖北同处中部地区且高等教育实力不俗的湖南和安徽,其省属高校同样没有获得A类学科的认可,尽管它们中有些还享有“双一流”大学的称号。
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省份的省属高校就不如湖北,至少从层次上看并无显著差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湖南省和安徽省内省属与部属高校之间较为接近的差距而言,湖北省内省属高校与当地顶尖大学之间的差距则更为明显,从而凸显了湖北省属高校整体水平的不足之处。
诚然,与湖北的部属高校相比,湖北省属高校在发展上显得稍显滞后。例如,在各类大学排行榜中,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之间的差距显著。部属高校7所通常都能跻身前100名,并且排名靠前,而反观省属高校,即便是排名领先的湖北大学和武汉科技大学,也往往无法进入百强,甚至距离这一目标还很远。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条件的影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省的高等教育机构布局主要由中央直管大学主导。地方管理的高等院校多数源自这些部属高校的分校或得到其支持而发展起来,这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同质化问题。直到1990年代末期,在改革前夕,湖北省内具备较强实力且拥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地方高校数量非常有限,主要包括湖北大学和湖北医科大学(后者后来被武汉大学吸收合并),以及湖北工学院等少数几所学校;其余多数均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学府。随着之后一系列院校重组活动的发生,许多原本属于省级管理但质量上乘的学校也被并入到更高层次的国立大学之中,而那些下放给地方政府管理、原本隶属于中央的原部属院校,则因为种种原因在整体水平上显得略逊一筹。
湖北省内的省属高校与部属高校之间存在显著的同质化现象。以工科专业为例,华中科技大学(前称华中工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前身为湖北工学院)以及湖北理工学院(原黄石高等专科学校)构成了一个明显的层次结构。在文理教育及师范类院校方面,这一趋势同样明显,包括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原武汉师范学院)、湖北师范大学(起源于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黄冈师范学院、长江大学(旧称荆州师范学院)、三峡大学(前宜昌师专)、湖北文理学院(襄阳师专的继承者)、湖北工程学院(孝感师专更名而来)、湖北科技学院(源自咸宁师专)和汉江师范学院(郧阳师专的延续)。这些院校虽然各有特色,但整体上展现出了相似的发展模式和学科布局。
农学类专业有华中农业大学和长江大学(原湖北农学院、华中农学院荆州分院)。财经类则包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中南财经大学)和湖北经济学院。政法类涉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中南政法学院)和湖北警官学院。水电类专业有武汉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和三峡大学(原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地质石油类专业则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长江大学(原江汉石油学院)。
汽车类专业的代表是武汉理工大学(原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医学类专业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医学院)、湖北医药学院(原武汉医学院郧阳分院)、长江大学(原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武汉医学院荆州分院)以及武汉大学(原湖北医学院)、湖北科技学院(原咸宁医学院、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武汉科技大学(原冶金医专)、三峡大学(原宜昌医专)、湖北民族大学(原恩施医专)和江汉大学(原武汉市职工医学院)。
湖北省的省属公办本科高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部属高校的影响。以湖北大学为例,其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生物学成绩为B级,在湖北省内仍有3所高校排名靠前,分别是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均为A级。此外,还有一所华中师范大学与湖北大学同为B级。未被部属高校覆盖的高校包括武汉科技大学(冶金)、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以及武汉轻工大学(食品)。其中,前两者属于冷门学科,而武汉科技大学的冶金工程在全国排名第6,武汉纺织大学的纺织科学与工程也位列第6;后两者则是较为热门的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全国排名第24,食品科学与工程则位于第30名。尽管这些非部属高校在某些领域表现出色,但与部属院校相比,它们所获得的资源和支持明显不足。
从资金投入来看,湖北省内的8所部属院校大致处于以下水平: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约100亿元;武汉理工大学50-60亿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0-50亿元;华中农业大学及华中师范大学各30-40亿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5-20亿元;中南民族大学约15亿元。相比之下,省属长江大学约为12亿元;湖北大学及武汉科技大学各自接近10亿元;三峡大学与湖北工业大学介于8-10亿元之间;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和武汉轻工大学则在6-8亿元区间内浮动。
其余地方性高等院校通常只有4-6亿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市属的江汉大学超过了15亿元,几乎达到了部属院校中最低标准——即中南民族大学的级别。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巨大财政差距,导致了省属高校发展滞后的问题日益严重。加之部属与省属之间在获取外部资源和社会影响力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这种不均衡状况进一步被放大了。
此外,湖北在财政支持方面,不仅广泛覆盖了众多省级高校,还对部属高等教育机构及地方科研机构提供了大量配套资金。值得注意的是,湖北省内拥有三大重量级的高等学府: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这些学校的投资需求尤为巨大,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
教育资源分配上,许多指标按省份划分,导致地方高校难以获得足够的份额。通常,有限的资源往往首先满足如武大和华科这样的重点院校,而其他部属高校则只能分得残羹冷炙,地方高校更是鲜有机会。最近一轮硕博授权单位的增补中,湖北省多达9至15所大学争夺寥寥数个名额,竞争激烈异常。
湖北省内部也面临诸多挑战。许多地方高校的体制机制较为僵化,缺乏创新精神和竞争动力,尤其是在体育、音乐、美术和中医等领域的学校,尽管历史悠久,但除了武汉体育学院外,如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及湖北中医药大学等,在其专业领域的表现并不突出。湖北大学的主干学科与部属强校高度相似,多年来未能形成特色发展道路。武汉科技大学从部属转为省属后,经历了长期的调整期,错过了发展的黄金时机。湖北的财政投入虽广泛,但缺乏针对性,导致投入产出效率不高,对于像武汉工程大学这类有潜力的学府的支持还不够充分。归根结底,湖北省属院校整体实力不足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地区经济实力的限制。在有限的财力条件下,优先支持部属高校,从经济效益角度考量,无疑是合理的选择。
中南民族大学拥有A类学科,而武汉科技大学的B类学科数量超过湖北大学,且因其工科专业众多及作为历史悠久的钢铁学院,其就业环境可能更为优越。在理科方面,湖北大学表现或许稍胜一筹。湖北大学于2004年正式晋升为一本院校。
湖北大学,其历史可追溯至1930年,初为湖北省立乡村师范学院,次年更名湖北省立教育学院,1941年迁址五峰山,1944年升级为国立湖北师范学院。1949年学校转型为湖北省教育学院,1958年升格为武汉师范学院,最终于1984年改制为湖北大学。
尽管学校的教育传统以师范教育为主,但其优势学科也涵盖了众多师范教育类专业。目前,该校设有23个二级学院,提供87个本科专业;拥有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一级学科方面,该校共有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哲学、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生物学、生态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领域。此外,该校设有两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分别专注于中国语言文学和化学生物学。同时,该校还拥有六个国家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化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该校共有2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一成就确实令人瞩目!
湖北大学拥有众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主要分为三大类。首先是传统的师范教育类专业,如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其次是人文政法经管领域,包括法学、哲学等;最后是理工应用科技方向,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这所省属高校共有18个学科上榜,显示了其较强的综合实力。尽管如此,该校仍需进一步提升学科水平,目前仅有生物学达到B级标准。
谈及湖北大学的发展现状,不得不提到它在专业定位上的“尴尬”。一方面,在武汉地区存在着华中师范大学这样的强劲对手,后者专注于培养高中教师;另一方面,湖北师范大学、湖北文理学院及黄冈师范学院等地方性院校也在争夺师范教育资源。面对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湖北大学选择通过发展工科来寻求突破,并已取得一定成绩——化学、生物科学等多个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或一流本科项目。
中国的高等教育似乎陷入了一个独特的循环:财富和地域优势成为了衡量高校地位的关键因素。从位于西部的兰州大学,到东部崛起的苏州大学,再到北方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及其深圳校区、以及深圳大学,这些例子无不揭示了一个现象:没有资金支持,没有强大的城市背景,似乎很难办好一所大学。城市的发展与大学的成长紧密相连,城市的繁荣带来了更多的资金投入,从而促进了学校的快速发展。汕头大学与深圳大学的对比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曾经并驾齐驱的两所大学如今已有明显的差距。
转向湖北省的情况,尽管武汉在全国城市排名中位居前十,但整个省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资源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期待湖北的高校能够脱颖而出?实际上,湖北省内的高校经费普遍偏低,与其在同等排名的其他省份高校相比更是如此。然而,武汉市属的江汉大学近年来却展现出了快速的发展势头,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背靠大树”——武汉市政府的大力资助。
在湖北省的部分高校中,近亲繁殖现象较为严重。一些院系领导是校领导的前学生,他们的专业水平有限,却掌握着大量资源。这些人通过各种途径蹭取论文,以此来评上教授、博导及各类人才计划,反而让真正致力于学术研究的人难以脱颖而出。
由于大的科研项目往往被学阀垄断,发表论文也需要挂名大佬才能发出去,这导致许多研究生直接抄袭前人的论文,甚至对正确与否都不清楚,导师也对此视而不见,因为只要能发表就行。这种情况的出现或许也是他们无奈之举。
面对人才引进的挑战以及高流失率问题,特别是像位于荆州的长江大学和宜昌的三峡大学这样的学校,如何留住人才成为了它们发展的关键所在。这些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优势学科不够突出,同时新兴领域的学科建设相对薄弱,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显得力不从心,若不加以改进,则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近年来,“双一流”建设项目中新增名额主要被江苏、广东乃至四川等地所获得,这些省份对于地方高等院校的支持力度远超湖北。曾经与湖大、武科大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部分高校已经成功跻身于“双一流”行列;随着资金投入上的差距日益扩大,未来这种差异只会更加明显。
大家对此有何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