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安宫牛黄丸”的人,身体会咋样?医生说:可能有2种结局

发布时间:2024-10-28 13:56  浏览量:1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深秋的午后,某三甲医院急诊室内人来人往。一位穿着考究的中年女性步履蹒跚地被家人搀扶着匆匆走进诊室,她面色发青,呼吸急促,伴随阵阵胸闷。

这位名叫林美玲的珠宝店老板娘平日养生意识极强,每月都会购买一盒安宫牛黄丸备用,只要稍感不适就服用一颗,几年下来竟成了习惯。这天她突感不适,又吞服了一粒,谁知症状不减反增。

主治医师张国平接诊后神色凝重,仔细询问病史时直摇头。经过一系列检查,林美玲被确诊为肝功能异常,多项指标明显超标。张医生告诉她,过度服用安宫牛黄丸很可能是导致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

这件事在医院引发了不小的议论。专门研究中医药的李教授表示,根据《中国药典》记载,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功效,主要用于热病,神昏,中风昏迷等急症。它并非日常保健品,更不是预防性药物。

据《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等权威文献记载,安宫牛黄丸含有牛黄、犀角(现多用水牛角代替)、麝香、珍珠等多种名贵中药材。这些药材性质珍贵,药力强劲。张国平医师指出,长期服用该药可能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

部分患者会出现肝肾功能损伤。安宫牛黄丸中某些成分具有一定毒性,长期积累可能对人体器官造成不可逆损害。正如江苏省中医院2022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过量服用该药会导致肝酶升高、胆红素异常等症状。

另一种情况是,部分服用者会产生耐药性。犹如武侠小说中的"金创药",频繁使用会降低药效,一旦真正需要时反而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王晓东曾遇到多例类似病例。

在北京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二十余年的郑明德大夫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某企业高管陈先生常年随身携带安宫牛黄丸,只要加班后感觉疲惫就服用一粒。三年后,他突发中风症状,服用安宫牛黄丸后收效甚微,延误了最佳抢救时间。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专家提醒,安宫牛黄丸属于急救性质的"压箱底"药物,它的使用需要严格把握适应症。《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明确指出,该药不宜长期服用,更不应当用作保健品。

中国药科大学一项针对安宫牛黄丸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超过40%的消费者存在用药认知误区,将其视为进补品或保健品。专家组组长刘教授强调,这种认知偏差可能酿成严重后果。

浙江省中医院毒理研究中心主任赵医师表示,从中医角度讲,安宫牛黄丸属于"寒凉"之品,过度使用会损伤脾胃阳气。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该药中的某些成分会抑制机体代谢功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平衡。

随着养生保健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传统中药的应用。一位在杭州经营连锁药店的林老板透露,近年来安宫牛黄丸的销量持续攀升,部分消费者会定期购买。

对此现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发布用药安全提示:安宫牛黄丸不可擅自服用,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中药安全用药指南》也明确提出,该药不适合预防性服用。

值得注意的,市面上出现了不少仿制品。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年度抽检报告显示,部分劣质仿制品添加了西药成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专家建议消费者到正规药店购买,注意辨别真伪。

回到林美玲的案例,经过一个月的系统治疗,她的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这次经历让她深刻认识到:再好的药物也要合理使用,盲目服用只会适得其反。

北京协和医院中药房主任周医师总结道:安宫牛黄丸确实是一味良药,在危急重症时能够发挥独特效用。

我们要理性对待传统中药,既不能盲目崇拜,也不应该随意使用。真正的养生之道在于起居有常,饮食有度,劳逸结合。

事实上,很多人追求养生却走入误区,用力过猛反而伤身。武汉市中心医院曾收治一位长期服用安宫牛黄丸的患者,最终因肝功能受损住院治疗。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科学养生需要正确的方法,切勿盲目跟风。

安宫牛黄丸的问题折射出一个普遍现象:不少人对中药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天然无毒副作用。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提醒,任何药物都有其适应症和使用禁忌,必须遵医嘱服用。

面对这种情况,多位医学专家呼吁加强药品使用知识普及,提高公众用药安全意识。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规范药品销售渠道,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

最后,专家建议:日常保健应以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为主,切勿依赖药物。如确需服用中药,一定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因滥用贵重药材而损害健康。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