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步棋,能否帮中国电影破局
发布时间:2024-10-15 06:38 浏览量:2
(ID: yiyuguancha),文/大娱乐家。
2024年,是中国电影市场不断祛魅的一个年份。
从“一夜回到十年前”的暑期档到相比历史票房最高峰成绩砍半的国庆档,一众备受瞩目的电影接连失灵背后,进一步叩响了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之问——
优质内容的供给能否具有稳定性?头部内容的打造,高品质与商业性如何共进?类型化的多元创新,怎样与当下保持审美对视?年轻观众的注意力核心,又能否重回影院?
市场危机的信号已然亮起,而改变也迫在眉睫,如何让电影创作具备新意,盘旋在所有电影从业者头顶。
彼岸的好莱坞也没有放下“焕新”电影的步伐,从低成本的桌面电影创造黑马效应,到现如今多方试验的AI电影点燃新技术之战,电影这一最高的艺术殿堂正在接受更多新力量的改造,这同样在告诉中国电影的未来,只有大胆迈步,拿出破格的勇气,才能创造下一个黄金周期。
全球首部AI长篇电影《Our T2 Remake》
是时候该让更新鲜的血液涌进当下电影市场了,因为他们身上才带着对于新语言、新情感、新艺术与新技术的更多理解。
创新的事情大胆交给年轻人去做吧,万达电影便在这一当口首先做出了表率。
诚如10年前的万达电影投下了陈思诚首部执导电影《北京爱情故事》,才有这十年间市场对于Z世代商业电影的框架解读,而10年后的现在,万达电影又将开始寻找下一位能让改变发生的新力量。
10月11日,万达电影与时光网宣布推出了一项名为“时光青春跃幕计划”的新举措,旨在为电影行业培养新生力量。这个计划的核心在于通过“1+1”的创作模式,将新锐导演与经验丰富的行业前辈配对,在短片创作中积累经验,为未来可能的长片项目打下基础。这种方式不仅为新人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也确保了作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观众审美的不断提升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单纯依靠明星效应或营销炒作已经难以支撑电影的长期发展。投资于创意源头,培养新一代电影创作人才,不仅是对行业未来的投资,更是确保企业在变革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这一计划展现了万达电影对行业未来不变的长期信心,也体现了其作为国内电影行业领头羊的担当。“时光青春跃幕计划”的创新之处及其潜在影响,以及该计划在万达电影整体战略布局中的定位,可以成为理解其对中国电影行业起到深远意义的题眼。这不仅是万达电影的战略调整,更代表了中国电影产业向着更加多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信号,也是回答“中国电影未来发展依靠什么”的最有力答案。
不要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失去信心,因为,更多的创新力量正在培育的路上。
01 由“短”及“长”登上银幕,如何让“1+1”大于2
“时光青春跃幕计划”的最大亮点无疑是其创新的“1+1”创作模式,以及从短片到长片的孵化历程。
这种模式将新锐导演与经验丰富的行业前辈配对,不仅为新人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也确保了作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这种“师徒制”的创作方式,有助于新导演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同时也能避免很多类似的创投机制下完全放手可能带来的创作风险。
事实上,通过短片走向长片已经成为了当下电影产业不可或缺一环。
在好莱坞,类似的成功案例也不在少数。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在拍出处女长片《追随》之前,也多次依靠短片来打磨自己的导演技艺;再如昆汀·塔伦蒂诺的首部短片《My Best Friend's Birthday》,虽然鲜有人看过成品,但却为他日后的长片创作奠定了基础。
《My Best Friend's Birthday》剧照
而在国内,不少我们熟知的商业片导演,也是通过短片起步获得赏识,之后在大导监制的加持之下逐步成长为今天中国商业电影的重要力量。例如,2023年暑期档年度票房爆款的《孤注一掷》,其导演申奥也是从短片《河龙川岗》获奖开始,最终在宁浩一次次作为监制的扶持之下,一步步走到现如今的创造大荧幕奇迹。
不过上述这些导演在生涯早期的短片更多还是“小作坊式”的创作,很难与电影工业挂钩。
而“时光青春跃幕计划”最为突出的创新亮点——从短片到长片都进入到商业化、工业化的孵化机制。
通过市场反馈选择优质短片进行长片开发,不仅降低了长片投资的风险,也为新导演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这种机制有望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电影创作,为行业持续输送新鲜血液。
计划中的短片创作环节,为新导演提供了一个相对低风险的试错平台,让他们可以在小成本的项目中积累经验,为未来可能的长片项目打下坚实基础。虽然从短片起步的模式在电影界并不罕见,但“时光青春跃幕计划”在这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支持。
新导演的短片不仅能得到制片部门的专业支持,还有机会邀请明星参演,更有大牌导演以及资深制片人的指导。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短片有机会直接进入院线通过银幕与观众见面。这样一套完整的人才孵化机制,为新导演提供了完全市场化、工业化的资源和历练机会,可以说是普通短片创作扶持难以企及的优势。
另外也是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导演层面的“1+1”配对,“时光青春跃幕计划”还将邀请实力演员加盟,搭配广泛招募的新人演员一起同台演绎。新老结合的方式不仅能为新人演员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也能确保作品的演技水准,为观众带来优质的观影体验。
在当前的影视行业中,新人演员往往面临着诸多困境。缺乏表演经验、难以获得优质角色、缺乏与知名演员合作的机会等问题,都可能阻碍新人演员的成长。而“时光青春跃幕计划”通过邀请实力演员参与,一方面为新人演员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和展示平台,有助于他们快速积累经验,提升演技水平,另一方面也是提供一个难得的实战机会,使他们能在业内获得更多关注。
与此同时,短片进入院线进行放映的创新模式,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多元化的观影选择,有助于培养观众对新类型、新风格电影的接受度。这种模式在国际上已有成功先例,如美国的“48小时电影计划”也是试图让精彩的短片内容通过影院放映,为新导演提供了展示平台的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新鲜的观影体验。
“时光青春跃幕计划”的推出,可以说有望为当下中国电影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并推动行业向更加多元化、创新性的方向发展。通过系统化、规模化地培养新导演,该计划可能会带来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特视角的电影作品。这些作品或许不会立即成为票房冠军,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行业创新的重要推动。
从长远来看,持续的人才培养和创新孵化,有望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多元化、创新性的方向发展。随着更多新锐导演的崛起,电影市场可能会出现更多元的题材选择、更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最终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观影体验。
02 从储备人才到构建多元化生态,中国电影需要更多产业协同
要全面理解“时光青春跃幕计划”的意义,我们需要将其放在万达电影整体战略布局的大框架下来看。
作为一家拥有全产业链优势的电影公司,万达电影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整合其在制作、发行、放映等环节的资源。这个计划的推出,正是万达电影深化全产业链协同的具体体现。
想象一下电影产业链是一条长长的河流,从创意的源头到观众的眼睛,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时光青春跃幕计划”就像是在这条河流的上游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将影响整个产业链。
在产业链的上游,即内容创作端,万达电影通过扶持新导演,为自身的内容制作储备人才。这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行业创作方向,还能巩固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当一批批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导演加入到电影行业中成为中坚力量,自然也会在创作上带来更多新鲜力量。
在产业链的中游,即发行环节,万达电影的优势更加明显。拥有强大的院线资源,意味着这些新导演的作品可以更容易地获得放映机会。这形成了从创作到放映的闭环,是其他单一环节公司难以企及的优势。
在产业链的下游,对应到放映端,万达电影也在不断创新,积极推动影院消费多元化,像是推出新款爆米花和饮品,打造电影主题文化空间等。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观众的选择,提高了非票房收入,更重要的是,它们正在将影院从单一的放映场所转变为综合文化体验中心。
这种影院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不仅在国内,在全球范围内都在兴起。许多影院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观影体验,试图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文化体验。
事实上,万达电影的创新并未止步于影院体验的改造。像是大力发展衍生品业务,便通过IP开发和跨界合作,探索电影内容价值的最大化。这不仅包括传统的电影周边产品,还延伸到了文创、游戏等多个领域,像是和《原神》四周年进行的大型联名活动,便让游戏玩家在电影院过了一把二次元的瘾。
这些动作显示出万达电影正在努力构建一个更加丰富和多元的电影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电影不再仅仅是一个两小时的视听体验,而是延伸到了观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全方位的布局,不仅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也有望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
从长远来看,“时光青春跃幕计划”与万达电影的这些让产业多元化的革新举措可谓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重构电影业未来的战略蓝图——新导演的培养能为银幕内容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来源,而多元化的院线经营和衍生品开发,则在银幕之外提供了更广阔的影院变现模式。这种良性循环,不仅能够最大化每部作品的价值,也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电影行业。
毫无疑问,中国电影的未来,需要更多像“时光青春跃幕计划”这样的创新举措,以及更多像万达电影这般能够整合产业链各环节进行协同合作的平台级企业。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培育出更多了解观众需求同时也能够精准呈现的创新力量,从而真正解决中国电影发展面临的困境,开创电影产业的新未来,而这一切的起点,或许就是从今天的“时光青春跃幕计划”出发。
- 上一篇:京东11.11大促,服装5折券来袭,多品类多大牌限时抢!
- 下一篇:珠宝风格英文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