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救命”的进口药,为何悄悄消失了?

发布时间:2024-10-15 21:09  浏览量:2

杭州,一位父亲的经历引发了全网的热议。8月份,他6岁的孩子因支原体肺炎入院治疗,却遭遇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进口药希舒美(辉瑞生产的阿奇霉素)竟然不再可用。曾几何时,这款药物被许多医生视为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黄金标准”,而如今,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却消失在了公众的视线中。取而代之的,是国产仿制药“巴珠”。

在杭州这位父亲的讲述中,孩子连续两天输液“巴珠”,高烧依然反复升高,一度达到39.6度的高温。焦急之中,这位父亲求助于浙江儿童医院,并在住院后通过紧急安排,终于获得了进口希舒美的注射治疗。当晚,孩子的高烧退了下来。这一转折让人们不禁反思:同样是阿奇霉素,为何进口药效果显著,而国产药却难以控制病情?

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孩子的健康问题涉及到每个家庭的“软肋”。然而,进口药的逐渐消失,背后其实有着更深的政策和市场因素。自2023年11月,国家启动了针对包括阿奇霉素在内的42种药品的集中带量采购,辉瑞的希舒美因报价高于竞争对手,未能中选,导致其被“撤网”。自此,医院无法通过官方采购平台获取希舒美,患者也只能选择国产替代品。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国家降低医疗成本、缓解“看病贵”问题的重要措施。然而,这种“灵魂砍价”的策略,也让不少进口原研药因价格过高而被排除在公立医疗系统之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160种进口药未在中国再注册,部分药品的撤网也直接影响到了临床使用。例如,礼来生产的盐酸托莫西汀胶囊,一款用于儿童多动症的药物,也面临退出市场的窘境。

这些药品的撤网,并非意味着其质量不佳或疗效不足,而是因为其价格未能达到政策要求的“上海红线价”。这种价格标准已经被多地采纳为非中选药品挂网的调价依据,使得不少进口药在价格竞争中失去了市场份额。对于患者而言,这意味着曾经“唾手可得”的进口药,现在只能通过自费渠道或私人医院获得,治疗成本大幅增加。

“再穷不能穷医疗,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曾经的标语,如今在家长的心中显得格外沉重。一位家长的故事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她的孩子被确诊为儿童多动症,但由于药品撤网,她无法继续为孩子使用曾经效果良好的原研药物,只能选择效果相对较弱的仿制药。而随着药物的替换,孩子的病情也出现了反复。这种情况并非个例,许多家长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因进口药的“失踪”而焦虑不安。

更让人担忧的是,随着更多进口药被撤网,这种“无奈感”会蔓延到更多家庭。尽管国产药的技术和质量在不断提高,但家长们仍然难以摆脱对进口药的信赖。这不仅是因为进口药的效果更有保障,也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用药习惯”,让人们难以接受突然的替换。

那么,国产药真的比不上进口药吗?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随着国内仿制药技术的进步,不少国产药已经在疗效和安全性上接近甚至超过了进口药。但是,药品的临床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生产工艺、原材料和个体差异等。对于某些重症患者,进口药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但在政策的引导下,原研药市场份额逐渐萎缩,公立医院的药品选择也日益受到限制。这不仅对医生的诊疗自由造成影响,也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难度。上海市政协委员陈芳源曾建议,进口药如果经过医保谈判,价格较高但有实际临床需求的,是否可以考虑适当提高患者的自付比例,让患者有选择的权利。这种灵活的政策,或许可以在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保障患者的用药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患者和家属该如何应对?进口药的“撤网”并不意味着完全消失,只是其进入了市场的“灰色地带”。一些家庭通过自费药房、境外代购等渠道,仍然可以获取进口药物,虽然成本高昂,但有时也不得已而为之。这也提醒我们,确保患者既“用得起药”,又“用得上好药”,需要更多政策上的平衡与创新。

未来,如何在集中采购的“灵魂砍价”与患者的实际需求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医疗政策面临的重要挑战。如何确保每一个家庭的“软肋”不再成为难以承受的痛点?或许,这才是我们在面对“撤网”现象时,最应该深思的问题。

你认为,当前的药品采购政策,是否需要进行调整,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用药权益?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