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哪一阶段是增分黄金期?抓好这六步成绩一路上坡!

发布时间:2024-11-12 12:46  浏览量:3

高考前高三复习会经历四大阶段,而一轮复习是一个新的开始,很多差距都是在一轮复习的时候拉开的!而11月正是高考一轮复习打好基础的黄金期,但部分学生进入了疲惫期,总觉得自己的状态不佳,担心成绩是不是定型了,分数还能不能提高等问题。

今天小编就整理了高三复习的四大阶段,每一阶段都要如何正确对待?一轮复习的两大重点和六步法,全文干货,一定要学起来!家有高三生的考生家长重点关注!

高考前高三的四大阶段

9-12月是筑基期,打好基础!

这个阶段的高三生处于一轮复习阶段,复习、梳理知识点是主要任务。另外学习节奏相对高一高二也会慢慢加快。

12月到2月是冲刺期,别盯名次

✅第一: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大家已经适应了高三的节奏,现在开始冲刺不用费力!

✅第二:前三个月的学习,基本上梳理了知识点,尽管一轮还没结束,但是已经到了下半场,这个时候要一鼓作气!

✅第三:寒假前后会让你出现一段时间的游离,只有在这个月,才是真正的冲刺期!

2月到4月是质变期,增分最快

2月以后,进入到了第二轮的复习,试卷又变多了,题目刷了一遍,还要再刷!很多学生会出现“高原现象”或者“舌尖现象”。

高原现象:在第二轮复习中相当多的高三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速度停止不前,心理出现焦虑和慌张!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很多同学都说,遭遇了学习瓶颈。

舌尖现象:还有一些学生,看到一些做过的题,答案就在嘴边盘旋,但就是写不出来,心理学家称之为“舌尖现象”。但是大家不要慌!冷静下来,放空大脑,重新过一遍基础知识!梳理脉络!等你迈过这个坎了,你会发现增分很快!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5月以后要保稳

五月之后,要开始调节作息、调节饮食,并且还要高度重视你的每一次考试!这一段时间的成绩提高,就会慢了下来,或者说逐渐趋于稳定!

在5月以后,要做的是,适应考试节奏,不让自己的成绩大起大落,保持正常发挥缓慢提高!5月中旬以后,成绩也慢慢定型,你也知道自己在哪个水平。这个时候,你更要从基础抓起,争取小题、基础题不丢分!

⚡抱着一个原则:能得一分是一分!小题不出错,大题多拿分,这样你就赢了!

如此看来,只剩这三个阶段,艰难的高中生活就结束了。

但就在这剩下的大半年中,几乎所有的高三学生还都会经历至少三次的心理疲惫期,这和学生是否学习好坏无关,也和性格习惯无关,是几乎不可避免的过程,所以如何平稳度过这段时期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轮复习的两重点+六步法!

一轮复习两大重点!

重点一:回归课本

一轮复习的重点之一就是回归课本,无论你基础好与不好,都一定要重新把课本知识系统梳理一遍,巩固课本上所有知识点,夯实课本基础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升华到一个新的水平。而且高考中所有试题都是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很多高考试题都是由课本习题、知识点变化而来,所以一轮复习一定要高度重视课本知识。

重点二:重视做题

习题是课本知识的应用,一轮复习中一定要勤加练习,只有通过做题才能发现自己薄弱的环节。做题就是查漏补缺的过程,常备错题本,这样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回顾错题是快速提升成绩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一轮复习六步学习法

第一步:精读教科书,进行系统知识梳理

这一个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旨在使学生回忆和识记学科基础知识,理解学科的基本概念、规律、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很多学生经常忽略这一步,总是觉得课本没什么可读的,其实不然,课本是知识和方法的载体,是任何复习资料代替不了的。

通过精读课本,可以自己总结出知识点,并且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及其所蕴含的方法。

“以物理课中的“质点”这一知识点为例,课本首先从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复杂性入手,得出精确描述物体运动不容易,其原因是物体有形状和大小。进而提出了一个猜想,把物体能不能看出一个“点”,随后考察了具体的实例,发现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忽略物理的形状和大小,把它看出一个点,这种用来代替物理的有质量的点就称之为质点。”

随后,课本对什么时候物体可看成质点以及质点模型建立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通过研究,如果考生在复习之前,能认真把教科书自己阅读一遍,其复习的效率一般要高于别人。

第二步:认真听讲,完善知识结构

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迁移能力是正确、高效解题的保障。高水平的老师授课,总会用最精炼的方式将知识结构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总结起来。

总结知识结构的好处:

第一,将主干知识按照一定的层次和逻辑排列起来,便于学生记忆;

第二,知识结构有利于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第三,关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做准备,有助于解题能力的提升。一般情况下,每复习一个单元的内容,老师首先进行知识点的复习。从教学的情况可以看出来,很多学生也不重视这个阶段,觉得已经学过的东西再讲一遍没有意思,而且高三复习课相对来讲比较枯燥,高三又累,上课容易犯困。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打起精神,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走,做好课堂笔记,这样方便日后查找笔记归纳知识结构。

总之,完善知识结构,将客观的学科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储存在头脑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最高超的复习,是学生自己总结和完善知识结构。

第三步:完成例题和变式,体会解题方法

现在的高考复习要对各种考点和题型进行归类;在知识梳理完成后,每一类题型例题和变式练习题也可以做一个汇总。

这个过程,一方面可以使考生熟悉相应知识单元有哪些核心考点和典型例题;另一方面,尝试解这些题目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将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暴露出来的过程,有助于大家监控自己的学习,为后面的环节打基础。

第四步:听课学习,掌握典型题通用解法

这一步最为关键,这是高效复习的有力法宝,是第一轮“六步复习法”的核心环节。

这里包含两个要求:一是要熟知每一个考点有哪几种典型的例题,二是要掌握不同题型的通用解题方法。

掌握通用解题方法有诸多好处,一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二通用方法,也就是大家常用的方法,自然也是阅卷老师常用的方法,是与试题的标准答案最接近的方法,这样容易得到高分。

事实上,每年的高考,新题型和独到的方法并不是很多,绝大多数都是常规题型和常规方法,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考试的成绩,一定要尽可能地掌握典型题目的通用解法。

第五步:完成一定量的练习,并及时反馈

理解了学科知识,掌握了题型和解题方法,并不代表着复习的结束。这是因为,高考复习的目的是应对高考,考试又是考查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通过练习才能培养起来,用学习心理学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要实现程序性知识应用的自动化。

也就是说,要对题型和方法熟练到一定的程度,什么程度呢?看到题目想到解题方法。要达到对题型和方法的自动化运用,就必须进行一定的反复训练。而且练习要有质量,以学校老师的要求为主,专门做老师要讲解的题目,并且在老师讲之前做完。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得到及时反馈。因为没有反馈的练习是无效的。

第六步:课后反思和总结

很多没有掌握正确复习方法的同学进入高三,会不自觉地陷入“只做题不思考”的困境,原因很多,除了一些同学长期以来认为只有做题才是学习或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学习的错误认识有关外,一部分同学对高考复习敷衍了事,完任务的心态过甚;

还有一部分同学因为基础薄弱,做题速度慢,为了赶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只得花很多精力去做题,结果看书、整理和总结的时间没有了。

这是不对的,任何学习都要和遗忘做斗争,学习的过程本身也是个遗忘的过程,为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课后的反思和总结是必要的。

反思和总结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检查自己对知识结构的掌握情况,二是检查自己对题型和方法的熟悉情况,三是对自己的错题进行整理且归纳做错的原因。

写在最后

高考是人生道路上面临的第一个十字路口,高考成绩也是对众多考生学习能力所做的第一次区分,直接决定了未来四年会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接触什么样的人。

或许你听太多人说过:学历不重要,能力代表一切。 但也有人说,这个世界上至少有两样东西,只有拥有它的人才有资格说它不重要,一个是金钱,一个是学历。

真的,不必去争“学历和能力到底哪个更重要”,为什么不能两者都拥有呢?既有能力,又有学历,它不是更香吗?

人生就像四季,春华秋实,夏雨冬雪,自有规律。 路怎么走,人生怎么过,选择权全在你手中。而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