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窗期”变为职业生涯启航“黄金期”
发布时间:2024-10-08 15:10 浏览量:11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作为选拔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是加快国家职业教育体系优化升级的关键之举。高职分类考试每年3月拉开序幕,被录取的学生需等待至同年9月步入大学校门,其间存在长达半年的“空窗期”。如何有效利用这段时间,对“准新生”开展有效教育,减少学生出现学习“脱钩”、成长“断档”等现象,俨然成为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现实问题。对此,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陕西工业职院”)精准谋划、靶向施策,将“空窗期”逆转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与吸引力的“黄金期”。从2022年起,学校“小切口”选题,将入学前、在校中和毕业后教育衔接融合视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教育实践。
点亮空窗期:
筑基未来,全力响应准新生需求
近年来,针对高职分类考试的关注度与日俱增,部分新生坦言录取后至入学前半年空当期间出现了学习目标模糊与动力不足等问题,且引发了学生与家长的普遍焦虑。陕西工业职院积极响应社会期盼,主动肩负教育使命,将教育触角延伸至入学前,有效利用这一宝贵空窗期,视其为“准新生”角色过渡的黄金契机,同时作为职业生涯启航、学习热情激发、自我管理强化的核心时段。学校创设3.5年一体化教育新范式,优化常规教育体系,旨在通过精心策划兼具多元化且系统性的入学前衔接教育体系,助力新生平稳过渡至高等教育阶段。
吹响集结号:
党委领航,全员共绘教育新蓝图
陕西工业职院“一盘棋”系统谋划,党委领航设计,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各负其责、协同配合,持续畅通工作运行机制,不断强化教育组织领导和协调保障。搭建党委书记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项抓、业务骨干具体抓的工作架构,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职责,科学制定入学前衔接教育实施方案。聚焦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围绕价值引领和文化浸润、安全预防和心理健康、身份认同和成长发展等重要内容,统筹学校图文信息数据库、思政教育素材库、二级学院专业知识库,搭建全方位、多领域教育平台,帮助学生在入学前全面了解职业教育的内涵、熟悉学校办学历史、预热大学知识、启蒙专业技能、确立学习目标、培养良好习惯,缩短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的“适应期”,加速完成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过渡。
搭建智慧梯:
云端启航,全景赋能积分新模式
针对“准新生”群体复杂性、个体差异性、学术层次多样性、价值观多元性等特点,陕西工业职院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课程主干”的教育理念,紧密围绕学生特点做精做细课程内容、做活做巧教育方式,着力构建内容丰富多彩、方法灵活多样、学生真心喜爱的高品质课程体系。大力推进短学期模式先行先试,依托数字教育云平台赋能教育教学,打造“启航课”系列线上教育项目,打破时空壁垒,拓宽入学教育学习时空,积极构建了涵盖职业教育认知、校史校风体验、职业规划探索、学术思维训练、自我管理强化、信息技术运用、创新创业启蒙、社交能力提升等多维度的课程体系。灵活更新教育方式方法,设立学分广场,提供包括视听学习、文章选读、知识闯关、趣味答题、观点交流等多样学习形式,通过记录学习足迹、每日积分排名、总积分榜及连续打卡天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学前衔接教育获取的学习积分,可于入学后兑换选修课程学分,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知识获取的满足感和知识竞速的成就感,从而有力促进“准新生—在校生”教育的一体化进程。
照亮前行路:
成效卓著,全速培养高素质人才
陕西工业职院将入学前衔接教育与入学后系统教育相互契合、有机结合,入学前衔接教育发现的新问题、新特点及时校正创新入学后系统教育,入学后系统教育的丰富实践指导创新入学前衔接教育,构建了入学前与入学后、校外与校内有机衔接的培养模式,形成“准新生—在校生”一体化教育体系,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经验,发挥广泛交互的信息优势,优化资源配置,缩小教育差异,有效缩短新生适应期。自2022年学校开展入学前衔接教育以来,持续供给优质通识素养课程100余门,选课超过2.6万人次,超过1万名高职分类考试录取新生高效完成了短学期课程,全方位扩展了“准新生—在校生—毕业生”教育大数据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场景,持续深化教育教学创新改革,凝练典型经验、做法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协同育人效果持续向好。截至目前,学校纵深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推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北京精雕、宁夏共享、华为集团、陕西隆基、宝钛集团等省内外优质头部企业对学生综合素养高度认可,校企联合开展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年均近1000人,超过往年同期学生人数12%。
陕西工业职院秉匠心守初心、“慧”做引路人,致力于学生需求与资源配置、入学前和入学后、知识传授和技能提升的有效衔接、融会贯通,加速构建独具学校特色的入学衔接教育模式,为高职院校做好分类考试录取新生入学前衔接教育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方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铺就阳光之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