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历史真相和人性之光——评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

发布时间:2024-10-08 18:33  浏览量:11

任田

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随后,日军侵占香港,驻港英军遭到囚禁。次年9月27日,1816名英军战俘被押上日本的“里斯本丸”号货轮,从香港出发前往日本。

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海报。图片源于网络

10月1日,“里斯本丸”号行至浙江舟山群岛海域时,因为船上未悬挂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志,被美军鱼雷击中。危急关头,战俘们奋起反抗,纷纷冲破舱门,跳海求生,日军立即对他们展开疯狂扫射。而闻讯赶来的中国渔民,则冒死展开营救,并成功救起384名英军战俘。

不幸的是,仍有800多名战俘永沉海底。70多年后,一群已经七八十岁的战争孤儿,才第一次来到“里斯本丸”号沉没的地方,与至亲道一声“再见”。沉船至今仍在水下30米处长眠。

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关于离别、生死和大爱的故事。

70多年来杳无音讯的“里斯本丸”号,被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中国人方励发现了。他凭借古道热肠和理科生的思维,做了几件干脆利落的事:一,运用专业仪器对400平方公里的海域进行扫描,为打捞沉船出水打下基础;二,用无人机进行超低空磁探,证明水面下确有一艘几千吨重的轮船;三,用尖端声呐技术绘制出准确的三维影像,和原船图纸完全吻合。

可见,善良不仅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能力。所谓“善亦有道”,便是如此。

以上工作还只是构建了纪录电影的物质基础,步入古稀之年的方励散尽家财,开始追寻发生在沉船上的人文故事——还原历史真相,究竟有多难?从谢幕时漫长的工作人员以及致谢名单,便可见一斑。方励找出了所有能找到的相关当事人,汇集成了一场超越时空的“四方对话”:

电影拍摄时唯一还健在的中方亲历者和目击证人,当年曾经参与救人的浙江舟山东极岛渔民——时年已经94岁的林阿根;“里斯本丸”号船长的后代以及日本研究学者;两位英军战俘幸存者——丹尼斯·莫利与威廉·班尼菲尔德;方励甚至还找到了当年发射那枚鱼雷的美国士兵。

海水的幽深与冰冷,并没有掩盖住历史的真相和熄灭掉人性的温暖。影片上映前,林阿根和两位战俘老兵都去世了,口述史的意义便凸显出来——这要得益于身兼导演和制片人的方励和剧组竭尽全力,拼命抢救人证和物证,因为“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如果没有这部电影,我们永不会知道如下细节——一名事发时年仅22岁的英军士兵,曾经给不到5岁的小弟写过一封遗书交代后事,因为怕弟弟看不懂,信中内容全部用大写字母书写。小弟把这封信放在钱包里珍藏了40年。

灾难发生时,那些待在阴暗恶臭、宛如地狱的底舱中的战俘们冲上甲板,在绝境求生的紧急时刻,仍未忘记为一个已逝的战友举行海葬。

还有参与救援的中国渔民以及他们后人的回忆——最初听到有人落水,渔民们甚至还来不及弄清楚落水者的身份,就毫不犹豫地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展开营救,还向获救的英国士兵提供衣物和饮食。但事实上,这些渔民的生活本身也很困苦,经常半饥半饱,却依然倾尽所有,安顿照顾这些素未谋面的外国士兵。

面对镜头,莫利的女儿丹尼斯·维尼难掩激动之情:“我父亲总是对我说,舟山的渔民们是英雄。如果不是他们赶来救援,我父亲就不会活下来,也就没有今天的我。”

谁不想光芒万丈地活着,一生平安、幸福?想起那些远涉重洋而来,只为和父亲说一句再见的老人,很多人在父辈离世时尚在襁褓之中,但那片海域已悄然刻入他们的骨血。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