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年之前,中职学生有过一段黄金时代,后来是怎么终结的
发布时间:2024-10-14 04:18 浏览量:11
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我国曾有过一段中职教育的“黄金时代”。
当年各个初中的尖子生,尤其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中考报志愿大多是首选中专、次选普通高中的。很多热门中专的分数线都是高于当地重点高中的。
那个年代以“八级工资制度”为核心的职业技能认证体系,稳固的长期雇佣单位、以稳定就业为基础的师徒制“培养体系等,也曾为工匠、技术劳动者带来令全社会羡慕的劳动报酬、社会地位和荣誉感。
时过境迁,随着产业升级和九十年代末开始的高校大扩招,高中教育开始膨胀。但因为历史的惯性,本世纪的头十年在高中阶段教育,中职和普高教育基本还是旗鼓相当的。
直到 2008 年,教育部公布的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为 95.77%。
那一年即使是在东部发达地区,比如上海,当年共录取初中毕业生 9.66 万人。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录取人数比例大体相当。2008 年的江苏省职普录取比例为 0.95:1.05,也接近于对半分。普通高中的在校生人数甚至比前一年还下降了 2.6%。中部省份的河南 2008 年中职录取的学生数达到了普通高中录取人数的 98.6%,也是无限接近于 1:1。
那一年是中职教育最后的辉煌。当时无论是从在校生人数还是从录取人数的比例上来说,这几年所谓的“职普分类”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实现了,而且基本上就是一个对半分的比例。此后随着高等教育迅速大众化,中职就再也回不去了。
有的学者认为从大方面来看,人力资本不外乎就是两种:生产性人力资本和分配性人力资本两类。
1. 在经济体中直接创造收入、具备直接生产能力的人力资本就是生产性人力资本,典型代表比如工人、技师、各类劳动者等等。
2. 而分配性人力资本主要是在个人之间、集团之间、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进行社会经济财富分配的人力资本,典型代表比如行政官员、律师、金融业者等等。
职业教育致力于培养人的职业能力,所教授内容通常为具有涉身性、情境性特征,难以用文字、符号进行逻辑。经验性知识培养出的人才直接面向生产实践大多可以归结为生产性人力资本。
现有高考植根于普通教育的学科体系,所教的知识通常为从科学事实和社会事实中概括出的概念、原理和规律等高度编码化、标准化、公共化和抽象化的学科知识,培养出的人多属于不面向直接生产的分配性人力资本。
考试制度的非均衡引致了教育体系的结构性失衡,同时还将影响传导到了人力资本开发上,不自觉地带动了人力资本开发的结构性失衡。本质上就是直接面向生产的人力资本和不直接参与生产的分配性人力资本间的失序,其结果是导致教育系统供给的人力资本不断向分配性人力资本的单一特质强化。
元芳,你说这种失衡如何调整?将来中职的“黄金时代”还会回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