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86%!专业型博士的“黄金时代”是否即将到来?
发布时间:2024-10-19 06:30 浏览量:12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刘家璇 通讯员 于静怡 张译文
近年来,高校博士点获批数量逐年增多。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发布的《关于下达2023年度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此次新增高校硕博学位点共2755个。其中,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包含专业学位博士点351个。湖南省内高校新增了15个专业博士学位点,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增量最多,达到4个。
同上一轮2020年新增博士点数量相比,全国专业博士学位点的数量从407个一举跃升至758个,增幅超过86%,增长势头尤为迅猛。
这一显著增长,是否意味着专业型博士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记者进行了采访。
人才培养目标转变 专业型博士点增长迅速
工学领域在本次新增博士点中“热度”最高,工学门类博士专业学位点新增数量约占新增总量的53.9%。其中,材料与化工博士专业学位和电子信息博士专业学位,获批新增的学位点数量最多,均为33个。
除了工学以外,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农业博士专业学位、国际中文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新增的博士点数量也达10个或10个以上。
新增专业学位博士点的设置,反映出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趋势和战略布局。
202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指出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不过,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尽管已有明确的发展路径和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
“许多学校的专业学位博士教育,在课程、师资以及培养模式上,与学术学位博士教育并没有本质不同。”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观察到,目前一些高校仍存在“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传统观念。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实践中,还在简单套用学术学位发展理念与措施。
此外,博士专业学位发展有一定滞后性,其类别设置单一、授权点数量过少、培养规模偏小,与相关行业产业的需求不匹配。部分高校对专业学位博士生的科研、论文发表及毕业要求较学术学位为低,因而有观点认为专业学位的含金量略逊一筹。这也导致学生更倾向于申请培养模式相对“成熟”且已被广泛认可的学术型博士。
“我属于‘守旧派’。‘专博’这个概念太新了,所以我没敢冒险选。”从“双非”院校成功申请到东南大学读博的陈祺(化名)坦言,尽管他的研究的是当下的“风口”新能源方向,当前宣传中强调专博与学博之间并无本质区别,但为了稳妥起见,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读更为传统的学术型博士。
“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都处于博士教育层次,培养目标指向不同,学术博士更强调‘顶天’,致力于对前沿理论问题的原创性研究;专业博士着眼于‘立地’,强调对复杂工程技术或管理问题创造性解决。”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刘亚敏这样描述两者的差别。
目前,许多高校在招收专业博士时,均要求考生具备若干年实践工作经验。罗大维(化名)在报考教育方向的专业型博士之前,已在湖南省某高校的行政岗位上工作长达9年。他之所以决定报考该专业型博士,是希望能够“带着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去学习”。
两类博士生同等重要 分类发展仍需全方位落实
相较于学术学位博士,专业学位博士在人才培养方面起步较晚。
1997年,我国专业博士首次设立于临床医学领域,次年共招生436人。 2017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将专业学位博士招生推向迅速扩张期。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累计授予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
目前,我国已设立工程、口腔医学、教育、兽医、临床医学和中医学等6种专业博士类型。随着得益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等政策的推动,专业学位博士招生量显著增长,与学术学位招生量的差距正逐步拉近,博士招生的类型结构由以往的学术学位主导,转变为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并驾齐驱的局面。
当前,国内高校博士招生格局仍以学术型为主,专业学位博士招生仅占博士招生总量的十分之一。这说明博士层次的专业学位教育发展仍是不充分的。
“专业博士教育发展迎来了一个重大的机遇期,但仍然面临着同质化问题。”清华大学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所长王传毅指出,专业博士入校后,如果沿用培养学术博士培养模式,可能会陷入一个困境:如果在放宽学术要求的同时,没有强化实践创新的培养导向,既不“学”,也不“专”,专业博士就很容易沦为学术博士的次等品。
如何破局?
不少教育专家认为,让“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两种类型同等地位、同等重要”的观念成为共识,是扭转某些错误看法,打破部分高校趋同培养模式的先决条件。
“相对于学术型的博士生,专业学位博士生是不同‘赛道’,也需要定制化培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教授认为,目前专业博士的建设,加强教育教学的职业实践性是关键。比如强调基础课程和行业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注重实务实操类课程建设,采用案例教学、专业实习、真实情境实践等多种形式,提升专业型博士解决行业产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鉴于专业学位博士生的特殊培养需求,各高校纷纷探索改革之路。比如,湖南大学自2022年起将专业学位博士学制延长至4年。该校还实行了按学分缴纳学费制度,并提供了弹性学制,博士生实行以4年为基础的4—6年弹性学制。
自“大学生扩招”至“硕博士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跃升至2023年的60.2%,大众化趋势显著。过去被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如今已经成为不少用人单位的入职门槛。拥有硕士乃至博士学位,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招聘硬性要求。
马亮认为,从就业市场来看,会有更多专业学位博士毕业生进入产业界,职场人士也可以借助这轮博士点新增的契机,选择合适的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在提升个人学历的同时谋求新的职业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