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座二线城市的无奈与绝地反击

发布时间:2024-11-18 11:36  浏览量:11

说到河北,人们会想到阿那亚,想到坝上草原,想到康熙皇帝的避暑山庄,甚至可能会想到我国第一任皇帝嬴政的出生地。

这样一个在我国文明发源较早,国土面积排名第三的大省,又包裹着首都北京和天津,共同构成了京津冀黄金三角区。河北本应在经济发展上大放异彩,但为何至今仍被视为二线城市?

细细分析下来,不免让人有些心酸。

-❶-

核心产业在空气面前让步

中国是第一大工业国家,工业是我国的经济支柱。

说到工业,一定离不开河北。截至目前,河北的工业总量连续14年居全国第6位,钢铁产量连续17年居全国第一。因此民间也流传着一句“世界钢铁看中国,中国钢铁看河北”的佳话‌。

钢铁产业还不是河北的唯一强项。石化、食品、建材、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甚至纺织服装、信息技术等全面发展,河北工业门类齐全,已形成配套的工业体系,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制造大省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样基础雄厚的工业实力,放在20年前或许值得春风得意。但在如今环保压力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双重影响下,这个以传统制造产业为经济主力的大省直接被压上了一座名为“能耗双控”的大山。

还记得2016年的12月,是我国雾霾最严重的一段时期,呼吸道疾病频繁传播,人人防毒面具随身出门。人们每天都紧盯空气质量指数(AQI),排在污染指数前10的城市,一半以上都位于河北。

2016年12月18日,石家庄以470的AQI指数,攀升到全球第一,“声名远播”。也是自那开始,国家的蓝天保卫工作加大力度,各种以限制传统制造业,限制化石能源生产为主的政策陆续出台。

(图源:中国天气网)

河北更是政策限制的重灾区,因为坐拥北京,必定更要有所担当。

-➋-

地理优越感的丧失

作为排名老六的河北,上面还有广东、江苏、山东、浙江这四位大哥,这四大工业强省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超过四成,却没有雾霾的苦恼,这又是为何?

因为河北省西靠太行山,北接燕山,手联手的两座高山形成天然的防御屏障,曾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保护国土不受匈奴、鲜卑入侵。但也因这环绕半封闭的高山屏障,阻挡了空气颗粒物的自然流动,形成一种暖盖结构,使有害物质被积压在山下

而另一方面,河北面积较大,拥抱首都,东临渤海经济圈,又链接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地区,自然而然成为了首选的交通货运枢纽。其中河北中部地区位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为四通八达的货运通道创造了地理优势。

(图源网络)

2023年河北省的货运总量达到了26.2亿吨,全国排名第五。这样的优秀成绩也成为控制碳排放的老大难问题

目前河北的重型柴油货车保有量约64万辆,占到全国的7.5%,位居第二。根据河北省有关部门的专业分析,一直到2025年,河北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仍将持续增加,2025年较2020年或增加27.4%。

面对优越的地理要塞,如今的低碳瓶颈,以及不得不为之的“保帅弃车”,河北是沉默的,或者说是默许的。然而,沉默不代表退缩。为了大我,有些事不得不为之,而为了小我,有些事又绝不可怠慢。

-➌-

经济的可持续,突破口在清洁能源

显而易见,对极度依赖传统工业、传统货运的河北而言,低碳转型要饱经风霜

但也因为地处京畿要地,京津冀的协同发展至关重要,北京给予了河北很多层面的政策和技术支持。比如将张家口作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助力河北打造能源储备基地。

同时,通过扶贫协作,北京协同河北贫困地区发展绿色产业,帮助当地农民推动绿色农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在京冀的通力合作下,河北雄安新区绿色发展示范项目得到有力推进,以光伏为亮点的雄安高铁站拔地而起,平均每天可生产580万度绿电,实现了生态与交通的共赢。

客运的低碳转型,为河北货运低碳带来了信心。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公转铁”、“公转水”等货运方式陆续被推进。公路运输工具也逐步走向低碳化。截至2024年11月5日,河北省新能源重型货车保有量已超过2.8万辆,稳居全国第一

电动重卡充电站(图源:河北日报)

而面对工业这一重头领域,河北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并努力推动煤炭清洁利用改造。

一边抑制传统能源的使用,一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河北省为本地工业产业选择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河北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从“十四五”开局之年的5859万千瓦,到2023年突破9300万千瓦。三年时间,实现了近60%的增长

今年上半旬,河北省政府曾印发了一份文件,叫《河北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方案特别提出:到202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到1.14亿千瓦以上,占比达到60%以上。这其中,河北对光伏予以了重任。

以往年河北光伏装机的数据来分析,从2021年732万千瓦的新增,2023年的1561.1万千瓦,一直到前不久国家能源局刚刚公布的前三季度新增数据。河北省一直处在全国前十,甚至2022年摘得桂冠。

(图源:国际能源网)

从河北光伏的高度开发,以及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的建设布局,也再一次印证了河北优越的阳光资源和地貌多样性的天然优势。

河北的北部和东部地区多以高原、山地和丘陵为主,适宜建设地面集中式光伏。而中南部平原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是城市和农村聚集的区域,这里由于工业的带动,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但污染指数也相对较高

因此,以石家庄、廊坊、邢台、邯郸、沧州等城市为主的城市会选择在工业厂房屋顶上建设分布式光伏,以抵消部分或全部燃煤发电

能环宝在成立之初,服务的第一座工商业光伏电站——阳光1号电站,便是坐落于河北沧州。该用电企业是一家传统钣金制造企业,对电力有着强烈刚性需求。阳光1号电站自2017年12月并网运行以来,至今已经近7个年头。

这7年间,通过细致周到的运维,阳光1号电站不间断地持续运行,每年可生产超过680万度绿电。到目前为止,总发电量甚至接近4800万度,相当于七年间为3000左右个家庭持续提供绿色电力。

能环宝服务的阳光1号电站

这样的绿电产出,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8万吨。同时,使用平价光伏电,抵消煤炭用量,也直接为用电企业带来了电费成本的节约,7年来累计高达3300多万元。

事实证明,对以工业为主的河北而言,想在低碳发展中寻求经济增长点,光伏是非常理想的选择。

数以万计的工业生产点也为河北提供了巨大的转型潜力。在转型的过程中,河北的新能源赛道也将迎接更多的高新技术人才从一线城市回归故乡。对此,河北也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提供住房补贴、科研启动资金、人才津贴等条件。通过人才培养,进一步促进低碳转型,带领河北突破经济壁垒,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也相信,曾经的风水宝地,必将在沉默中爆发,以全新的姿态实现更大的突破和发展。新一线城市,将有河北的一席之地。


特别声明:

图源网络,侵删。

标签: 城市 河北 光伏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