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对造价从业者而言是“鸡肋”还是通往成功的黄金门票?

发布时间:2025-02-24 23:12  浏览量:16

回忆起当年通宵达旦编制投标文件、结算书和提交结算资料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那时我们常常忙于投标、算量和成本分析等一系列工作。当时还没有取得造价工程师证书,需要盖章时只能找总部有证书的同事帮忙,签名自然也是他们的,而我则像是个幕后工作者。为了考证,我全力以赴,最终在2019年顺利通过了一级建造师和一级造价工程师的考试。

\/信馊索小程序题库 速学宝典,章节练习题、十几年真题、模考、考前预测都有,练习提分好帮手,必备题库

如今回想起来,尽管考取了证书,但我的工资和职位似乎并没有因此发生显著变化。这是否意味着造价人员不需要考取证书呢?其实并不能简单地下此结论。

在建筑业面临下行压力,而DeepSeek势不可挡的背景下,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造价工程师考试的必要性。

**一、行业洗牌期:证书成为造价人员的“新身份证”**

不知大家是否关注过住建部发布的《2023年工程造价咨询统计公报》。该报告显示,注册造价工程师人数达到161,939人,同比增长9.7%,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3.4%。其中,一级注册造价工程师124,450人,同比增长6.4%,占比76.8%;二级注册造价工程师37,489人,同比增长22.4%,占比23.2%。在行业下行期间,人们考证的热情反而更加高涨。另外一组数据显示,2023年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中,持证造价师的人均项目参与量是非持证人员的2.3倍。某头部咨询公司的HR直言:“现在投标文件里如果没有三个一级造价师的盖章,连入围资格都拿不到。”

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下,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造价行业正经历着三大变革:

1. **资质门槛隐形化**:

尽管国家取消了对造价咨询公司的企业资质要求,但在甲方的造价咨询项目招标中,造价资质作为投标入门的门槛并未降低。相反,拥有造价工程师证书的人数成为了硬性指标。

2. **全过程咨询倒逼升级**:

当前大力推广的EPC及全过程咨询等业务模式,要求工程造价人员从传统的算量套价转向项目投资管控的全过程价值提升。拥有造价工程师证书背后的专业知识体系,将成为未来造价从业人员的核心竞争力。

3. **数字化淘汰赛加速**:

随着BIM相关应用软件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应用,越来越多具备BIM+造价工程师技能的从业人员正在逐步取代基础岗位。这意味着,如果没有掌握BIM等数字化技能,单一的造价人员在未来可能会被淘汰。

**二、证书背后的隐藏价值:超出你想象的职业杠杆**

我的一位90后朋友张工,2021年取得一级造价工程师证书后,在公司实现了三级跳:

项目主审 → 部门副经理 → 全过程咨询项目负责人。

其薪资也从8K跃升至25K+项目分红。

然而,证书带来的不仅仅是加薪,还有许多隐性的价值提升。

1. **决策权升级**:

拥有注册造价工程师证书的造价工程师,在项目造价签证处理、结算审计等关键环节拥有签字权,不再只是别人的助手。

2. **资源聚合器**:

具备8年工作经验和中级工程师证书(一级造价工程师证书等同于中级工程师职称)的人员,可以申请加入当地评标专家库,参与项目评标,并结识行业资深人士,扩展人脉圈。

3. **风险防火墙**:

在建筑工程争议纠纷处理过程中,持证人员的专业意见可以作为专家负责人或鉴定人在诉讼庭审中提供,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

当然,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工程人员还需抓住新的机遇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三、未来5年的黄金窗口期:必须抓住的三个风口**

**风口1:新基建造价崛起**

随着传统房地产市场的萎缩,新基建项目正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如高铁、数据中心等新型项目催生了全新的计价体系。拥有造价工程师证书的人员更有优势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和新项目的竞争。

**风口2:EPC模式业务深度渗透**

尽管国内EPC项目管理模式尚未达到预期效果,但在全价值链工程管控方面,造价师发挥了更大的价值。据某央企EPC项目数据显示,造价师在设计优化阶段的成本控制贡献率达到42%,远高于传统DBB模式下的算量计价能力。

**风口3:数字化造价咨询转型**

头部企业正在逐步实现“BIM+区块链”的造价跟踪审计。尽管采用了数字化造价管控模式,但系统处理的结果仍需持证工程师进行价值判断。因此,造价工程师的价值并未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