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族,要想一代接一代的昌盛,最要紧的,就是家风和文化底蕴
发布时间:2025-02-28 18:33 浏览量:11
您瞅瞅那些个百年望族,哪个是靠祖坟冒青烟撑到现在的?要我说啊,传家宝分两种:一种是锁在保险柜里的翡翠扳指,另一种是刻在子孙骨头里的规矩。就跟《白鹿原》里白嘉轩的乡约似的,祠堂里供的不是祖宗牌位,是活生生的精神GPS!
老北京有句俏皮话:"三代穿绸缎,不如一代有书卷。"这话说得忒损,但也忒实在!您看天津杨柳青石家,祖上盐商起家,到石元仕这辈儿愣是靠"四勿家训"(勿赌、勿嫖、勿贪、勿讼)把买卖做到民国不倒。这哪是家风?分明是给儿孙脑门贴了辟邪符!
反观现在某些暴发户,别墅里供着关公像,车库停着劳斯莱斯,教孩子就一句话"别给老子惹事"。要我说,这跟《活着》里福贵他爹教儿子嫖赌一个路数——金山银山不如精神靠山,家风败坏比P2P暴雷还狠!前阵子见个山西煤老板,给儿子办成人礼送金条,老爷子气得直跺脚:"兔崽子!你爷爷传我的算盘珠子比这金疙瘩值钱!"
要说最绝的,还得数钱钟书他们家。无锡钱氏"十训"里写着"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这话听着跟唱高调似的,可人家真出过"一诺奖、二外交家、五院士、十八教授"!您说这是祖坟风水好?我看是文化基因比转基因水稻还能打!
看看《大宅门》里白景琦,再浑不吝的主儿,听见"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祖训也得跪。这哪是家规?简直是给子孙打了精神疫苗!前儿个在琉璃厂碰见个古籍贩子,拿着本民国家训当废纸卖,我当场就急眼了:"您这卖的不是旧书,是人家祖宗的脑浆子!"
要说反面教材,贾府就是活标本。《红楼梦》里贾母屋里的自鸣钟比谁都准,可子孙们的道德罗盘全丢了北。焦大那句"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撕开的何止是宁国府的遮羞布,简直是给所有暴发户敲的丧钟!
现在某些"新贵"更绝,祖坟还没迁利索,先给儿子报马术班、高尔夫课。要我说,这跟往青花瓷里倒可乐一个路数——糟践东西!前阵子听说个浙江老板,花三百万给闺女办古筝独奏会,结果姑娘连《广陵散》和《忐忑》都分不清。这哪是培养大家闺秀?整个一文化碰瓷!
现在这帮00后可不好糊弄,您跟他说"祖宗之法不可变",他反手就给您P成表情包。要我说,得学学梁启超他们家——梁思成搞建筑,梁思永挖甲骨文,梁从诫玩环保,看着各干各的,骨子里都刻着"饮冰室"的魂儿!
马未都说过:"传家宝传的不是物件,是能接住物件的本事。"现在有些家长倒好,给孩子报国学班像点外卖,背三字经比背圆周率还痛苦。要我说,这跟往功德箱里塞钞票求保佑没两样——心不诚,香火再旺也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