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王明与五羊本田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2-21 01:51  浏览量:10

1995年的夏天,蝉鸣声撕心裂肺。

王明站在县城最大的摩托车行门口,隔着玻璃橱窗,目光死死盯着那辆五羊本田WY125A。流线型的车身在阳光下泛着珍珠白的光泽,黑色的坐垫像一块温润的玉石,最吸引他的是那个银光闪闪的排气管,仿佛随时准备发出低沉的轰鸣。

"小伙子,进来看看?"老板叼着烟,冲他招手。

王明攥了攥口袋里皱巴巴的五十块钱,那是他攒了两个月的零花钱。他摇摇头,转身离开。身后传来老板的嘀咕:"买不起就别天天来看......"

回到家,王明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父亲早逝,母亲在纺织厂做工,家里勉强温饱。一万二的售价,对他们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但那个念头一旦种下,就像野草一样疯长。第二天,王明就去了汽修店当学徒。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给师傅打下手,清洗零件,手上总是沾满洗不掉的机油味。晚上还要去夜市摆摊,卖些小饰品。

一年后,王明终于攒够了钱。当他再次走进那家摩托车行时,老板都愣住了。

"真买?"

"真买。"

交钱、提车、上牌,一套手续办下来,王明的手一直在抖。当他跨上那辆WY125A,拧动钥匙的瞬间,发动机发出低沉的轰鸣,仿佛一头苏醒的猛兽。他轻轻拧动油门,车子缓缓驶出车行,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带着夏日的燥热。

王明骑着车在县城转了一圈又一圈,直到油箱见底。路过纺织厂时,他看到母亲站在门口,眼里含着泪花。他知道,母亲是想起父亲也曾有过这样一辆摩托车。

那天晚上,王明把车停在院子里,一遍又一遍地擦拭。月光下,车身泛着柔和的光,像一件艺术品。他坐在车旁,听着蝉鸣,突然觉得人生从未如此圆满。

直到那个雨夜。

王明记得很清楚,那天他刚给车子换了新的火花塞。天空下着瓢泼大雨,他骑着车往家赶。路过县医院时,一声尖锐的刹车声刺破雨幕。他看到一个女孩倒在路边,白色连衣裙被雨水打湿,染上了刺目的红色。

"救命......"女孩虚弱地呼喊着。

王明几乎没有犹豫,他把女孩扶上车。雨水打在脸上生疼,他感觉到女孩的体温在一点点流失。WY125A在雨中疾驰,发动机的轰鸣声盖过了雨声。他不停地对身后的女孩说:"坚持住,马上就到医院了。"

急诊室的灯亮起时,王明才发现自己的手在发抖。护士说,再晚来十分钟,女孩可能就没救了。

第二天,王明才知道女孩叫小雨,是县医院新来的护士。为了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小雨非要请他吃饭。渐渐地,他们开始约会。每次约会,王明都会骑着那辆WY125A去接她。小雨总说,坐在后座上,听着发动机的轰鸣,感觉特别安心。

1995年的夏天,王明站在"老周汽修"的门口,闻着空气中弥漫的机油味,心跳得厉害。这家店是县城最大的汽修店,老板老周是出了名的技术好,但脾气也大。

"想学修车?"老周叼着烟,眯着眼打量王明,"能吃得了苦吗?"

王明挺直腰板:"能!"

"那就从洗零件开始。"老周指了指墙角那堆沾满油污的零件,"今天不洗完不许吃饭。"

王明蹲在墙角,用柴油一遍遍清洗零件。夏日的阳光毒辣,汗水顺着额头流进眼睛,火辣辣的疼。他的手被锋利的零件边缘划出一道道口子,柴油渗进去,疼得他直抽气。

但他咬着牙一声不吭。每当老周修车时,他就偷偷观察。老周的手很稳,拆卸发动机时就像在解一道精密的数学题。王明把这些都记在心里,晚上回家就在本子上画下来。

三个月后,王明终于可以帮老周打下手了。他第一次摸到发动机时,手都在发抖。老周在一旁指点:"听声音,要像听心跳一样。每个零件都有自己的节奏......"

王明渐渐摸到了门道。他能从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听出问题,能凭手感判断零件的磨损程度。老周开始让他独立处理一些简单的维修。

那天,一辆五羊本田WY125A被拖进店里。车主说发动机有异响,跑了好几家店都没修好。王明蹲在车旁,耳朵贴着发动机仔细听。

"师傅,我觉得是曲轴轴承的问题。"王明说。

老周挑了挑眉:"确定?"

王明点点头。老周拍拍他的肩:"你来修。"

王明的手心全是汗。他小心翼翼地拆开发动机,果然发现曲轴轴承已经严重磨损。更换新轴承后,发动机的声音变得清脆有力。

车主试车回来,连连称赞:"小伙子技术不错!"

老周难得露出笑容:"这小子,有天赋。"

从那天起,老周开始教王明更复杂的技术。他们常常工作到深夜,就着一盏昏黄的灯,讨论各种疑难杂症。王明发现,老周虽然脾气暴躁,但教起徒弟来却格外耐心。

一年后,王明已经能独当一面。老周说:"你可以出师了。"

王明却摇头:"师傅,我还想多学学。"

老周笑了:"你小子,是想偷师我的独门绝技吧?"

其实王明知道,他是舍不得离开。在这里,他不仅学会了修车,更学会了做人。老周教会他,修车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

这段经历,成为王明最宝贵的财富。后来他开自己的摩托车修理店时,总想起老周的教诲:"修车如修心,要用心对待每一辆车,就像对待自己的梦想一样。"

1996年春天,王明在县城开了自己的摩托车修理店。店面不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门口挂着块牌子:"专修五羊本田WY125A"。

起初生意冷清。有人劝他:"什么车都修,生意才好做。"王明却摇头:"我就修WY125A,修精修专。"

第一个月,只来了三辆车。王明不着急,他把每辆车都当成自己的车来修。更换配件只用原厂件,每个螺丝都拧到恰到好处。修完车,他还会给车主讲解保养要点,教他们如何听发动机声音判断车况。

渐渐地,开始有回头客。一位姓张的老顾客说:"小王修车,我放心。"

那天,张先生的车又出了问题。发动机抖动严重,加速无力。王明仔细检查后说:"化油器堵了,火花塞也该换了。"

"能修好吗?"张先生有些担心,"这车跟了我五年,有感情了。"

王明笑了:"放心,保证让它焕发第二春。"

他花了整整一天时间,不仅修好了化油器,还给发动机做了全面保养。试车时,张先生惊喜地发现,车子的动力比新车时还要好。

"小王,你这手艺,绝了!"张先生竖起大拇指。

从那天起,张先生成了王明的活广告。他逢人就说:"修WY125A,就找小王,技术好,人实在。"

生意渐渐好起来。王明发现,很多WY125A车主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发动机容易积碳,油耗偏高。他开始研究解决方案。

经过反复试验,王明摸索出一套独特的保养方案。他调整了化油器的混合比,改进了进气系统,还研制了一种特殊的清洗剂。经过他保养的WY125A,不仅动力提升,油耗还能降低15%。

这个消息在摩友圈里传开了。有人专程从邻县赶来,就为了让王明给车子做保养。

一天,配件商老李来找王明:"最近配件涨价了,你得跟着涨。"

王明摇头:"我跟客户说好价格的,不能变。"

"那你不就亏了?"

"亏就亏点,信誉不能丢。"

这件事不知怎么传了出去,来修车的人更多了。他们说:"小王这人,实在。"

渐渐地,"修WY125A找小王"成了县城摩友的共识。王明的店门口,常常排起长队。但他从不敷衍了事,每辆车都认真对待。

老周师傅有时会来店里坐坐,看着忙碌的王明,欣慰地说:"你小子,比我强。"

王明却总是说:"都是师傅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