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工资不够交社保?这位人大代表的神操作让网友直呼“真香!”

发布时间:2025-03-08 14:00  浏览量:7

毕业季变"社死季"?当00后还在纠结是去大厂当螺丝钉还是去奶茶店摇珍珠时,全国人大代表胡成中直接甩出王炸提案:工资不够交社保?国家给你补差价!这项被戏称为"应届生续命计划"的建议,让网友感叹"这才是真正的神仙提案",弹幕都在刷"建议全国推广"。

一、"月薪三千还要倒贴社保"的魔幻现实

"每月工资不够买五斤车厘子,还要倒贴社保钱?"这届应届生的职场初体验,活脱脱上演着现代版《活着》。某社交平台上,"当代社畜预备役生存图鉴"话题下,清一色都是这样的吐槽:

• "坐标杭州,到手4800,公司按6000基数交社保,每月还没焐热的钱就飞了"

• "北京公司说试用期按最低基数交,结果工资还没基数高

,HR说差额要从奖金扣"

• "在二线城市月薪3500,交完五险一金只剩泡面钱,我妈以为我在搞行为艺术"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应届生平均起薪5833元,但像南京、成都等城市社保基数下限已突破4000元大关。这意味着,当工资卡在社保起付线下方时,不仅企业要多掏钱,打工人到手的碎银还要再被"砍一刀"。

二、胡代表的"社保打白条"计划有多香?

胡成中代表这次的建议,堪称职场版的"新手保护期":只要应届生工资够不着社保缴费基数的天花板(啊不,是地板),差额部分直接由财政买单!具体玩法是:

• 企业端:原本要给社保局交的"份子钱",现在可以打五折甚至免单

• 打工人端:每月工资单上被扣除的社保金额原地蒸发

• 财政端:地方财政部门化身"霸道总裁",承包你的社保差额

举个栗子,某地社保基数下限5000元,应届生月薪4000元。原本企业和个人要按5000基数缴纳的社保,现在只需按4000元实发工资计算,剩下1000元差额由政府补贴。按照现行比例,企业每月能省下280元(养老16%+医疗8%+失业0.5%),个人省下105元(养老8%+医疗2%+失业0.5%)。

三、这波操作能带来哪些连锁反应?

1. 对企业:招应届生成"省钱妙招"

中小微企业主听到这个消息,估计要连夜修改招聘启事。原本招个应届生每月要多掏近千元社保成本,现在直接省出团建经费。有网友神评论:"建议把政策有效期设为5年,这样企业能享受应届生从青铜到王者的全过程补贴。"

2. 对个人:每月多领几百块"续命钱"

应届生小张算了一笔账:在苏州月薪4500,原本每月社保要扣517.5元,企业交1153.5元。按新政策,自己每月多拿500+,企业节省1000+。"这差价够我每周多加两个鸡腿,企业省下的钱说不定能给我涨薪呢!"

3. 对就业市场:或催生新式薅羊毛

已有网友开始脑洞大开:"建议成立应届生人力租赁公司,专门给企业输送'廉价劳动力'";"应届生身份续费三年服务了解一下";甚至有人调侃:"建议把35岁裁员年龄推迟到40岁,配合5年补贴期刚好闭环。"

四、真金白银的诚意还是画饼充饥?

当然,也有冷静派提出疑问:地方财政的钱袋子扛得住吗?对此胡代表早有预案:

• 补贴期限设定3-5年"冷静期",防止变永久福利

• 优先在应届生就业集中的重点城市试点

• 建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专项通道

某财税专家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用地方财政的'玻尿酸',暂时填充社保基金的'法令纹',等年轻人成长为中坚力量,自然能反哺社会。"

当"00后整顿职场"变成"职场需要整顿",胡代表的建议无疑给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递了把保护伞。有网友感慨:"这届人大代表是懂年轻人的,我们不需要鸡汤,需要的是能多买两杯奶茶的真金白银。"或许,这个提案最大的意义不在于省下多少社保钱,而是让年轻人感受到:社会愿意为他们的成长支付时间成本。毕竟,谁不是从"职场小白"进化来的呢?说不定哪天,现在被补贴的应届生,就会成为未来给学弟学妹们发补贴的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