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堂姐在一起的那些冤孽事儿(22)
发布时间:2025-03-09 19:08 浏览量:10
新读者可以先从第一章读起:
22. 礼物
我先把石琳带到一个奶茶店,要了杯珍珠奶茶。那时候我们县城里才刚开这一家奶茶店,风靡一时。
我是在这个店刚开始装修的时候就注意到了,我爸开着车来回从这过,我原来以为是一饭店呢,后来觉得蛮新鲜,说实话,我那时都没舍得尝过珍珠奶茶是啥味道。
我估计我的小堂姐也没喝过,我也不懂什么味道好喝,给她点了一个香芋味儿的,当时我小堂姐喝了一口,甜甜地对着我笑:“小磊,是蛮好喝的,你尝尝。” 说着递给我。
我笑笑说:“这玩意我都喝腻了,天天早上早点就吃包子喝这个,嘿嘿。”
小堂姐傻乎乎地相信了,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看样子,她真的很喜欢这个味道的,嗯,我记住了,原来女孩子喜欢喝这种玩意。
然后,我又领她去吃豆腐脑,在小摊上给她买了俩热腾腾的烧饼,里面还夹着人造肉,我说:“姐,在学校吃不好,今天你就放开量子的吃吧,我有钱啦,哈哈。”
其实我兜里就一百来块钱,但我估计她也吃不了这么多,就这点玩意儿才值几个钱啊。
小堂姐开心地笑,我发现她是比以前爱笑啦,看她吃得小嘴油哄哄的,我细心地给她拿纸巾擦嘴,说真的,长这么大也是第一次给一个女生擦嘴,她嘟着小嘴配合我。
我突然就找到幸福的感觉了。幸福是什么,不是家财万贯,也不是良田万倾,是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过最平凡的生活。
吃完饭,我在水果摊随手买了点苹果、梨子之类的一股脑塞给石琳,她说不要,我说:“买都买了,我又不吃这玩意儿,让我扔了啊?” 她才欣然地接受。
我说:“姐,我知道你认学,但身体最重要,不吃点水果,你维生素哪儿来啊?好好吃,别削皮儿,营养都在皮里呢,嘿嘿。 ”
石琳忽然用小手摸了摸我的脸,说:“小磊,我觉得你长大了。”
我嘿嘿傻笑。
然后,我从车篮子里把那部小灵通拿了出来,红色的小灵通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小堂姐的小嘴儿张圆了,似乎不敢相信:“送,送我的? ”
我点头说:“姐,我们以后可以用这个聊天。 ”
我本以为石琳会高兴地笑,结果她哭了,眼泪啪嗒啪嗒地往下掉。
我慌忙用手给她擦泪,我说:“姐,你哭啥啊?就一小灵通,又不值钱。 ”
石琳大眼睛无辜似的看着我,红红的,扁着嘴带着哭腔说:“小磊,我这不是哭,是看你长大了高兴,是因为你对我好,这么在乎我开心,可是,可是我们最终也不能在一起,我怕你以后也会这么对另外一个女孩子,想想我就难受。 ”小堂姐说着又开始哭了。
我心里疼并高兴着,我的傻丫头原来是担心将来我们的爱情是个“杯具”,我会用同样的方式去爱别人。
我把她的小脸轻轻地扳正,然后眼睛直视着她说:“宝贝。” 注意称呼。
我认真地说:“我此生都会只爱你一人,不求能在一起,只求你能幸福,即使将来你嫁给别人,我也会在远方默默地用心守护你,明白了吗? ”
堂姐埋在我胸膛里放声大哭,我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说:“乖,都会好的。”
心里却忽然难过得要命,老天为什么让我们以这样的关系面对?
当时,夕阳正打算斜斜地坠下,血色染红了整片天空,是否也预示着我们的爱情?
... ...
7月份的一天,小小的县城热得像个焖炉子一样,我照常每天在我爸的车上挤着卖票。
我穿着背心裤衩,下面趿拉着一双夹脚拖鞋,腰里系着一个胯包,一身臭汗。
半年的社会生活已经把我小小地磨练了一把,我也开始出现青青的胡茬了,头发也长得快,不到一年的时间后面的头发已经很长了,为了省事,我用我妈的皮筋在后面扎了个发髻,大致就是先扎个辫子,然后把梢子塞进皮筋里。
那时候我们那边还没非主流这一说,我仅仅是图个方便,就已经类似于后来的非主流形象了,结果被车队里的几个小伙子大加赞赏了一番,说:“小磊,你这个发型杠杠的啊,帅得一逼。 ”
我说:“哪儿啊,过几天就剪了,这两天车不出得勤么,没时间。”
车队的小孙嚷嚷着说:“哎,别介啊,我觉得挺好。 ”
我说:“大哥,你就别寒碜我了。”
小孙说:“真的,过几个月我也整个这发型,多像艺术家啊。”
我呵呵一笑,不再说话,蹲石头墩子上抽着烟,等着发下一班车。
我们的车子在某一站停下的时候,上来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戴副眼镜,文质彬彬的,但文气中又似乎隐藏着一股威严的气势,手里握着个皮夹子,我看不是当官的,就是做生意的老板。
由于车上的人蛮多,基本上没有座位了,中年人就在车门靠里的位置扶着椅子站着。
又到一站,两个年龄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上车来,其中一个头发乱糟糟的,身上还有油漆点,另外一个戴棒球帽,上面印着字儿。
我挤过去跟他们要钱,俩人都开始在身上摸,戴帽子的那家伙忽然说:“六子,你带钱没?我好像忘记带钱了。 ”
另外一个头发乱糟糟的家伙说:“哎呀,我的钱包也落家了,出来的时候你不说你带的吗?”
我知道他们在演戏,一看就是那种想坐霸王车的,这种人就该给点教训,以前碰到这种情况,我爸基本看着人年龄大的或者穿着比较寒酸的,就不跟他们计较了,那时候人手里都没几个钱。
但这次上来俩人都说忘带钱,我都看不过去了。
我说:“那行,你俩下一站下去吧,俺们不是慈善机构。 ”
俩人对视一眼,似乎在相互使眼色,说:“那好吧。 ”
我当时没理解他俩眼神里的意思,后来才明白。
就在下一站到了,车门刚打开的时候,俩人在我没来得及反应的情况下出手了,一把把那个中年人的皮钱夹子夺了过来,冲了出去。我爸在前面没看清楚咋回事呢,车已经发动开出老远了。
事发突然,中年人和我一起大喊停车。
我爸赶紧急刹车。
我想都没想,打开车门跟中年人一起冲了出去,那俩小子已经跑出老远。
我爸也打开车门,追了过来,这也就是当年啊,要搁现在,有几个愿意为一个陌生人这样的?
那俩小子估计也没料到司机会停车,更没料到我们一起追过来了,俩人开始往庄稼地里钻。
我擦,我当时也是年轻,拿出了为国捐躯的劲头,玩命地追那俩人...
最后我们“大获全胜”,我爸以前练过武的,三两下就把俩人搞定了,其中一个还想动刀子,被我爸一个小擒拿给制住。
我们县城好心人也多,公交车上的乘客齐心协力,把俩人类似五花大绑,等警察来了给拷走了。 据说这是两个外地流窜过来的惯犯,他们的头目还在潜逃, 我和我爸算是立了一功。
重点不在这里,而是那个我们帮助的中年人,他不是什么做生意的老板,倒算是个官儿吧。
当时我们县城有个小镇,也是我们这趟公交车的终点站,叫做墨镇,我觉得这个名字比较有诗意。
这个小镇的繁华程度其实已经接近我们当时的县城了,也是全国百家名镇之一,这个小镇里有几所学校,呵呵,这个中年人恰巧就是小镇高中的校长!
后来他跟我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忘年交,只是我不断让这个朋友失望,但每年回家过年,我还是会去他家,跟他喝点小酒,叙叙旧。
对了,他名字叫卫华。
意料之中的,卫华请我和我爸去他家里做客了,说是答谢恩人,我爸不善言辞,我却跟他说:“卫校长不要客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华叔被我义正言辞的表情逗得哈哈一笑:“好小子,我就喜欢你这样的,是个汉子! 以后叫我华叔吧,不要叫校长了。”呵呵,还是第一次被别人叫汉子,怪不好意思的呢。
然后我们就慢慢熟络起来,我爸跟他开始称兄道弟,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我的事儿,我爸没有遮掩,把整个事情说了。
华叔似乎是在思索,他抽着烟,良久,说:“让小磊来我这里吧,有事儿我顶着。 ”
我爸千恩万谢,就差下跪了,真的一点不夸张,那时候没钱没关系真的什么事儿都难办,我爸那半年都多了好些白头发,几乎每天都在为我上学的事儿发愁、奔走。
又是好一阵子的客气,不知道为啥,对华叔,我总拿不出对其他老师的那种态度,或许是有点天然的亲切,抑或是助人为乐这件事让我有些飘飘然,我对华叔说:“华叔,我以后可就跟您混了啊。 ”
华叔爽朗一笑:“行,你小子好好学,我看好你!”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