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提议对我们90后,真的太友好了
发布时间:2025-03-09 12:42 浏览量:8
人大代表张凯丽这个提议真心不错,我先现在有点喜欢她了
关于张凯丽大会提议《年龄不是障碍,能力才是》我觉得非常好,有也企业招人说什么35岁就不要了,真的我很反感,我自己就是90后。
素材来源网络
为什么35岁会成为一个门槛?我们又该如何打破它
张凯丽说,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现在35岁其实已经不是一个很老的年龄。现在很多人35岁还很年轻,还有很多时间去发展事业。35岁其实是一个积累了很多经验的黄金时期,正是工作最有活力的阶段。然而,很多企业却设定了年龄限制,导致很多有经验的人被排除在外,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
很多人都觉得,年龄应该不是判断一个人是否能做工作的标准,能力才是决定一个人能不能进入职场的关键。我们是否也应该打破这一偏见,让每个人都有公平的机会?
素材来源网络
对于35岁左右的人来说,他们通常积累了不少经验,也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比如一些环卫工作,年纪稍大的人其实更有责任心和稳定性,反而比年轻人做得更好。张凯丽提到,在很多工作岗位上,年长的员工通常能做得更稳重、更细心。可是,很多企业因为年龄偏见,忽略了这些优秀的员工,错失了很多宝贵的机会。
对于那些35岁左右的职场人来说,他们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技能,正处在职业发展的黄金阶段。然而,很多人因为年纪问题,常常面临被拒绝的困境。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明明有能力,却因为年纪问题无法得到一个机会?
素材来源网络
张凯丽提出,应该通过完善法律来打击年龄歧视,并鼓励企业把招聘标准放在能力上,而不是年龄。她建议,应该明确规定年龄歧视的法律标准,并且鼓励企业在招聘时更加关注人的能力。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才能真正改变职场上的年龄歧视现象,让所有人都有公平的机会。
张凯丽的提案,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在这个问题上,既有很多支持的声音,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
许多网友支持张凯丽的提案,尤其是一些中年人,他们分享了因为年纪问题被拒绝的经历。许多人说,35岁已经是一个充满经验和能力的年龄,但却因为年龄问题被企业拒绝。很多人尤其是在中年阶段,不仅要承受生活的压力,还要面对职场上的困境。张凯丽的提案,让这些人看到了希望,也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是“过时”的人,他们依然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素材来源网络
其实,近年来,政策上也开始做出一些改变。比如,2025年国考对硕士、博士放宽了年龄限制,允许40岁以下的人参加。上海和浙江等地的公务员招录年龄限制也有所放宽。这些变化,反映了政策开始关注年龄歧视问题,并逐步做出改变。
但是,也有一些人对张凯丽的提案提出了质疑。比如,许多人认为,某些行业,比如互联网和广告等,通常需要年轻人,因为这些行业对快速适应新技术的能力要求很高,35岁以上的人可能会面临技术更新的压力。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呢?如果企业不再限制年龄,是否会让年轻人失去机会?
如今,中国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已经接近40岁,然而很多企业仍然喜欢年轻化的员工,这种现象导致了许多人中年人群体的“经验被贬值”的困境。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行业对年轻人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这些年轻人如何能跟上快速变化的技术呢?而年纪较大的人,虽然经验丰富,但又因为年龄问题很难在职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如何平衡创新和经验的需求,是目前社会面临的一个大难题。
要解决年龄歧视问题,必须通过法律手段来遏制。我们应该进一步落实《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中的“平等就业”条款,设立专门的年龄歧视投诉平台,并对那些违法的招聘行为进行处罚。只有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才能有效地改变这一现象,让每个求职者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中展示自我。
企业也应该更新用人理念,摒弃对年龄的偏见,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招聘评估体系。通过提供技能培训、设计弹性岗位等方式,发掘不同年龄层劳动者的潜力。这样,既能让有经验的员工得到更好的机会,又能为企业带来多样化的创新。
从个人角度来看,劳动者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以应对技术更新带来的挑战。社会也应该推动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让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机会学习新技能,减少年龄与技能之间的刻板印象。每个人都可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光发热,关键是要保持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张凯丽的提案让我们反思,职场中的年龄歧视不仅影响了个人的发展,也让社会的资源没有得到最大化利用。打破“35岁门槛”,不仅仅是对法律的要求,更是对我们社会观念的挑战。正如网友所说:“人的价值不应该由年龄决定,而是由能力来衡量。”未来,我们需要从法律、企业和社会三个方面共同努力,创建一个更加公平、包容的职场环境。你是否也认同打破年龄歧视的呼声呢?
- 上一篇:美女上司是个漂亮女鬼
- 下一篇:卡米拉与戴安娜:王室传奇背后的爱恨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