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创作了《亚洲雄风》等金曲,是徐沛东的黄金搭档人生婚姻很坎坷

发布时间:2024-07-13 17:06  浏览量:8

家庭的矛盾和战争的阴霾很快笼罩了张藜的童年。1944年,12岁的张藜经历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期。大连沦为日本占领区,他在小学读书时多次遭到日本人的毒打。

有一次,仅仅因为说不好日语,张藜被日本人打得奄奄一息,然后被无情地抛到校门外。他的父亲含着泪水,将奄奄一息的儿子抱回家,这段经历在张藜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

苦难并未磨灭张藜对文学的热爱。1945年,13岁的张藜目睹了一个感人的场景:邻居家一个濒危的小女孩被苏联红军输血救活。

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张藜,他以此为灵感创作了小说《输血的故事》,并在《中苏友好》杂志上发表,获得了50元稿费。这成为点燃他文学梦想的火种,年少的张藜立志将来要投身文学创作。

命运似乎也在眷顾这个充满才华的少年。同年,张藜以第一名的成绩跳级考入关东文化专科学校。1948年8月,年仅16岁的张藜凭借一段简单的秧歌表演,成功考入鲁艺四团,成为一名文艺宣传兵。

随后,他被分配到鲁艺文学研究所学习,师从著名作家周立波、管桦等人。1952年,张藜被调入音乐部音乐研究室任教,教授《文学概论》《诗歌朗诵》《歌词作法》等课程。

他一边教学,一边不断尝试创作歌词。尽管最初的作品并不被看好,甚至被著名作曲家李劫夫直言"搞创作够呛",但倔强的张藜并未放弃。

他潜心学习民歌、二人转、戏曲,努力汲取营养,为日后的创作积累素材。1956年,张藜迎来了创作生涯的第一个转折点。

在辽宁省首次举办的音乐作品评奖中,他的11首歌词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荷花塘好地方》《春耕谣》还被灌成了唱片,让张藜在辽宁音乐界初露头角。

他并不知道,人生的又一个重大转折即将来临。1957年,张藜的人生遭遇了重大转折。这年,他被调到吉林省歌舞剧院从事创作工作。

然而,张藜直率的性格却给他带来了麻烦。在一次领导要求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会议上,张藜直言不讳地向领导提出意见,引起了领导的不满。

当年夏天,"大鸣大放"运动开始,张藜再次向领导提出多条意见。这次,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被扣上了"右派分子"的帽子,随即被下放到农村劳动。

就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张藜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杨阜兰。杨阜兰比张藜小两岁,是单位里的一名普通后勤工作者。

尽管知道与张藜在一起意味着要面对无尽的艰辛和歧视,她还是选择了这个落难的知识分子。1957年,两人结为夫妻,杨阜兰随张藜一同调到了吉林。

然而,好景不长。张藜被下放到农村后,杨阜兰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留守沈阳,独自面对周围人的白眼和排挤。在工作中,同事们处处为难她,甚至在分发节日福利时,总是将烂苹果留给她。

面对这些,杨阜兰只能独自在家里默默流泪,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张藜在农村度过了漫长的十年。他先后在梨树、榆树、扶余、敦化、怀德等地劳动,住过猪圈和马棚,冬天时连墨水都会结冰。

每年只有过年时才能回家一次。面对如此艰难的处境,有好心人劝杨阜兰离婚,但她坚定地回答:"张藜是一个善良的好人,我们已经有了两个女儿,怎么能离婚呢?"张藜深知自己连累了妻子,曾主动提出离婚。

但杨阜兰咬牙说道:"这辈子我们永远是一家人,只要你不生病,身体健健康康的,我和女儿就有盼头。"这番话让张藜感动落泪。

1971年,张藜终于结束了农村生活,被抽调去编辑《战地新歌》歌曲集。他修改、润色了45首歌词,有些甚至重写,但却不能署上自己的名字。

回到吉林歌舞剧院后,张藜仍然不被领导重用,只有在突击工作时才会被临时调用。这段时期,张藜和妻子的收入很低,要养活两个女儿,还要接济双方父母,生活十分拮据。

张藜常年穿着一件发黄的军大衣,脚上的解放鞋是老战友送的。但比起物质上的贫困,更让张藜痛苦的是来自领导和同事的歧视。

正是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中,张藜和杨阜兰的感情愈发深厚,成为彼此坚强的后盾。1978年12月,张藜的人生迎来了新的转折。

经过多方努力,他终于被调到了北京的中央民族乐团。怀揣着对音乐创作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张藜只身北上,留下妻子和两个女儿在吉林。

来到北京后,张藜住进了仅有几平米的简陋宿舍。尽管条件艰苦,但他却充满干劲,日以继夜地投入创作。然而,现实的残酷很快让他认识到,在这个人才济济的文化中心,想要出人头地并非易事。

张藜不知疲倦地创作,写出了200多首歌词。怀着忐忑的心情,他将作品送到各个歌曲杂志的编辑手中,希望能得到赏识。

回应却令人心碎——这些歌词无人问津,甚至有编辑直言不讳地告诉他:"北京的人才太多,你来北京就是一个错误。

"面对如此打击,一向坚强的张藜也难以承受。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蹲在马路边痛哭起来。然而,这次的挫折并没有击垮他,反而激发了他更强烈的创作欲望。

生活的艰辛迫使张藜不得不精打细算。他的工资不高,每月还要给留在吉林的妻子和女儿寄钱。为了节省每一分钱,他甚至在乘坐公交车时,宁可少坐一站也要省下5分钱。

这种艰苦的生活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1985年,命运之神终于向张藜微笑。著名作曲家秦咏诚创作出《我和我的祖国》的曲谱,并邀请张藜填词。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张藜深知必须全力以赴。到达张家界后,张藜彻夜未眠。第二天清晨,当他推开宾馆的窗户,看到旭日缓缓升起,将对面的天门山照得如诗如画时,灵感如泉涌般喷发。

他脱口而出:"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隔。"仅用了不到20分钟,张藜就完成了《我和我的祖国》的歌词创作。这首歌由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演唱后,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我和我的祖国》的成功为张藜打开了事业的大门,他的名字开始被更多人所熟知。终于,他有了能力将妻子和女儿接到北京,一家人得以团聚。

尽管生活依旧简朴,全家人挤在朝阳区劲松一栋没有电梯的普通居民楼里,但张藜的创作热情却如火山喷发。他的才华终于得到了充分的施展空间,为他此后的辉煌创作生涯奠定了基础。

1987年4月,张藜创作出了歌词《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作曲家谱曲。机缘巧合下,这首歌词落入了著名作曲家徐沛东的手中。

徐沛东一眼看中了这首充满诗意的歌词,随即为其谱曲。这首歌很快被歌手范琳琳唱红,成为了广为传唱的经典之作。

1988年4月,张藜在参加慕田峪长城笔会时,与徐沛东正式结识。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开始了长期合作,成为了歌坛上令人瞩目的"黄金搭档"。

他们的第一次合作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歌手安冬创作的《是你给我爱》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情歌。进入1989年,张藜与徐沛东的合作进入了黄金期。

他们为热播电视连续剧《篱笆女人和狗》创作的主题曲《篱笆墙的影子》和《苦乐年华》迅速风靡全国。在当年《歌曲》编辑部举办的全国10大金曲评选中,这两首歌双双入选,其中《苦乐年华》更是荣登榜首。

这些作品不仅唱出了普通人的酸甜苦辣,也展现了张藜对生活细腻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人生感悟。1990年,张藜迎来了职业生涯的最高峰。

他与徐沛东合作创作的《亚洲雄风》被选为北京亚运会的主题曲,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热潮。这首歌气势磅礴,唱出了亚洲人的自豪与凝聚力,在评选北京亚运会优秀歌曲时,以高达95%的得票率力压群雄。

《亚洲雄风》的成功,不仅让张藜的名字家喻户晓,也让他在音乐界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此后,张藜的创作进入了高产期。

他陆续为《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等电视剧创作了《不能这样活》《山不转水转》等广受欢迎的歌曲。从1992年开始,他更是为众多影视剧创作主题曲,如《走出沼泽》《半边楼》《女人不是月亮》《康熙大帝》《小雪大雪又一年》等。

张藜的创作速度惊人,平均每4-5天就能完成一首歌词,年均创作七、八十首。他的作品被收录在600多种唱片和盒带中,影响力可见一斑。

他始终保持着勤奋刻苦的创作态度,常常废寝忘食地琢磨歌词。妻子杨阜兰在这个时期更是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创作,她常常无声地看电视,走路也是蹑手蹑脚,生怕打扰到丈夫的思路。

张藜的成功,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他和妻子多年坚持和付出的回报。那些年在农村的艰苦岁月,妻子独自抚养两个女儿,从未抱怨;如今丈夫功成名就,她依然默默地守护着这个家,让张藜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

这份相濡以沫的感情,成为了张藜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步入21世纪,张藜的身体状况开始每况愈下。从2010年起,他陆续患上了肾结石、面部神经痉挛、前列腺炎等多种疾病。

这些ailments给他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更让张藜感到痛苦的是,那些年在农村劳动时留下的旧伤开始频繁发作。

当年,他曾两次在驾驶拖拉机为生产队购买化肥时遭遇车祸,导致双腿和腰部受伤。这些伤痛在他年迈时愈发明显,成为他晚年生活的一大困扰。

2014年,张藜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他先后患上了心脏病和糖尿病,每天都需要按时服药。这个曾经创作出无数金曲的词作家,如今不得不频繁进出医院,接受治疗。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张藜依然没有放弃对音乐的热爱。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创作,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艺术家的坚持和执着。

2016年5月9日,83岁的张藜在北京离世。他的离去让音乐界失去了一位优秀的词作家,也让他的妻子杨阜兰失去了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的伴侣。

面对丈夫的离去,81岁的杨阜兰心中充满了悲痛。然而,两个女儿的孝顺和照顾让她的晚年生活得到了妥善的安排。女儿们为母亲请了保姆,并经常来看望她,让杨阜兰感受到家人的温暖。

虽然已经88岁高龄,杨阜兰的精神状态依然矍铄。尽管很多事情她都记不清了,但与丈夫张藜共同走过的坎坷岁月,却始终铭刻在她的记忆中,成为她最珍贵的回忆。

如今,虽然张藜已经离开我们7年了,但他创作的那些经典歌曲仍在被一代代歌迷传唱。《亚洲雄风》《我和我的祖国》等作品早已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成为中国流行音乐史上不朽的经典。

张藜用自己的才华和坚持,为中国音乐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艺术精神将永远传承下去。张藜的一生,如同他创作的歌词一样波澜壮阔。

他经历了政治风波的打击,却始终不忘初心;他与徐沛东携手共进,创作出了一首又一首脍炙人口的金曲;他的婚姻虽历经坎坷,却成就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伉俪情深。

从农村劳动的艰苦岁月,到北京奋斗的艰难时期,再到最终成为享誉全国的词作家,张藜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精神。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怀揣梦想,执着前行,终会在人生的乐章中谱写出属于自己的华美篇章。张藜留给我们的不仅是那些传唱至今的经典歌曲,更是一种面对困境永不放弃的精神。

他的作品如《我和我的祖国》《亚洲雄风》等,已然成为中国流行音乐中的不朽篇章,将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