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90后小伙儿种地种出新名堂

发布时间:2025-03-11 09:19  浏览量:14

在呼和浩特宝全农贸市场内,有一家名为“村景小农”的生鲜蔬菜摊。包装好的净菜摆放整齐,带着露水的黄瓜被码成翡翠塔,西红柿发出诱人的光泽……

摊位前,面对着选购蔬菜的顾客,33岁的摊主边浩东正拿着一个西红柿对顾客比划:“您瞧这沙瓤,生吃起来就是水果的味道!”

来自巴彦淖尔市的边浩东同父辈们一起以自产自销本地无公害蔬菜的模式,经营这个小摊已经5年了。

推陈

为蔬菜调配出独家“营养餐”

“小摊面积40平方米,菜品种类有32种,根据季节的不同菜品种类会有所区别。目前4个人负责摊位,其他人在棚内负责种菜、摘菜、收割及每日的运输。”边浩东告诉记者。

仔细看边浩东销售的蔬菜,不论是菠菜、小白菜这类叶菜,还是黄瓜、葫芦、西红柿这样的瓜果菜,个头都不大,有些菜还隐约能看到一些虫眼,但就是这样“不完美”的菜,却是抢手货。

“给我装3包黄瓜,你家黄瓜这味道和我小时候吃得一个味儿,我儿子也特爱吃。”正在结账的顾客孙丽娟对边浩东说。

“我的父辈都是农民,他们至今还在种地,对于土地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边浩东告诉记者,他的大伯从2016年开始经营菜摊,在父辈的指引下,他对蔬菜的品质及安全同样有着极高的要求。从采购菜种子、菜苗,挑选化肥,租大棚,再到采摘、售卖,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把关。

“我和我大伯学到了很多种菜的知识。要想还原蔬菜的本真味道,就要少一些科技与狠活,用农家肥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就能实现。我们坚持让蔬菜自然成熟,像西红柿采摘前必须挂枝满90天。虽然损耗大,但留住的是时间酝酿的味道。”边浩东说,他复刻了父辈的农耕智慧,农家肥配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调配出独家“营养餐”,又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就连驱虫都靠生物技术。正是这样的坚持,让菜摊前的顾客越来越多,边浩东对自己的事业愈发信心满满。

创新

舌尖上的大数据

2月25日凌晨4时,在呼和浩特市郊的草莓大棚里,边浩东用手机查看土壤酸碱度、棚内湿度等实时数据后,便摘下一颗草莓尝了起来。

“这个时间段摘下的草莓甜度最高、干旱环境长出来的黄瓜甘甜清脆、自然成熟的西红柿味道会更佳。经常吃我们家蔬菜的人都能尝出来。”边浩东对记者说。

在边浩东的手机里,2000人的顾客群每天都在更新“吃货大数据”。当不少人在群里吐槽市面上的草莓没草莓味,他立刻引进“隋珠”“圣诞红”草莓种苗。

群里有不少喜欢健身的年轻人,他们对于绿色蔬菜的品质和种类要求更高。有一段时间,群里有不少人讨论生菜、卷心菜和花椰菜等蔬菜更适合健身群体的话题,边浩东便开始了解健身减脂食谱,并火速开种这几样“超级蔬菜”。

在边浩东看来,真正吸引顾客长期光顾的,除了蔬菜的质量,还与蔬菜本身的口感息息相关。入行5年来,在如何赢得顾客长期青睐这方面,边浩东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秘诀”。

“传统菜农看天,我们看数据,过去是地里长啥卖啥,现在是顾客要啥我种啥。”边浩东一边看着手机里的订单,一边对记者说:“这里面呀,藏着2000多个顾客的‘味蕾大数据’,这些大数据会给新品种打分,得分低的当场‘淘汰’。”

依托大数据的科学精准,边浩东对蔬菜订单的把控更加主动。“目前,蔬菜种植棚已扩充到32个,我们会按照顾客需求规划和调整种植的蔬菜种类和数量,精准对接市场。”边浩东说。

出奇

蔬菜穿上了“高定礼服”

和别家生鲜蔬菜摊不同,边浩东摊位上的菜品都穿着透明包装,显得干净整齐。摊位后面还有几个工人分别在摘菜、装袋、封口,他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俨然一条小型的包装流水线。

边浩东告诉记者:“我们把菜处理到接近净菜的标准,然后装袋封口上架销售,就像给蔬菜们穿上‘高定礼服’,这样一来,顾客们不仅在挑选时不会脏手,有一种干净卫生的购物体验,还可以把菜带回家直接清洗就能下锅了,省时省事。而且这样的包装会让菜品更加耐存放,一举多得。”

上午10时,本该是买菜高峰渐过的时段,边浩东菜摊上却仍有不少顾客在挑菜。

记者询问,这么多客户光顾的小店,看中的是什么?

边浩东说:“因为是自己种植,所以蔬菜的来源可靠,而且我们基本实现了零农残,用的都是生物农药。从地里采摘到摊位售卖,全程不添加保鲜剂。”

2024年底,边浩东申请注册的“村景小农”商标成功获评,如今,带着标有注册商标的新招牌在众多摊位中分外显眼。“我们的顾客多了,生意好了,市场上出现了不少模仿我们的情况,当时我就意识到,要开始做品牌化经营。”

对于未来,边浩东更是满怀憧憬:“呼和浩特这座城市特别适合年轻人扎根创业,现在看来,在呼和浩特搞农业这条路我是走对了。前不久,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还对我们进行了考察,小店有可能进入蔬菜追溯系统,我们也一直在为种植的蔬菜申请有机认证。今年我打算把种植大棚扩充到40个,培育新品种,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继续自产自销绿色无公害蔬菜,让大家吃得放心、吃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