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K金”假冒“18K金”一男子获刑

发布时间:2025-03-12 00:32  浏览量:13

本网讯近年来,黄金价格不断创下历史新高,消费者和投资者纷纷涌入,掀起了一阵“黄金热”。然而在黄金市场持续火热的当下,消费者切记做好风险防范,避免“贪小便宜吃大亏”。近日,福清法院审结一起以9K金假冒18K金诈骗的案件。

2023年,陈某与阿龙经微信联系约定以每克K金人民币325元出售18K金饰品。后两人相约在某咖啡店内交易,陈某出示P图伪造的身份证照片,用9K金但表面镀18K金的二条手链及一个手镯(共重85克)谎称系18K金出售给阿龙,骗取款项27625元。经检测,K金饰品含金量仅为390.8‰。经鉴定,上述金饰品价值15725元。

2024年初,尝到了甜头的陈某又故技重施,与阿猛经事先微信联系约定以每克340元出售18K金手链。陈某向阿猛出示P图伪造的身份证照片,用9K金但表面镀18K金的两条手链(共重约90.7克)谎称系18K金出售给阿猛,骗取款项30830元。经检测,含金量为375‰。经鉴定,上述二条手链价值16316元。

意识到上当受骗的阿龙和阿猛报案后,公安民警抓获了陈某,陈某赔偿了阿龙和阿猛的损失,取得了谅解。

福清法院经审理认为,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价值人民币超过5万元,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诈骗罪。陈某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坦白,且自愿认罪认罚,又主动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被害人的谅解,有悔罪表现,依法予以从轻处罚。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以诈骗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缓刑一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二千元。

法官提醒

黄金交易形式多样,但一些不法分子盯上黄金回收的利益,妄图以诈骗手段获利。希望消费者和业内人士,在交易贵重饰品时,务必慎重查验、仔细甄别,及时查验发票、证书等相关凭证和身份证件,必要时借助专业仪器等多种方式进行查验,提高交易风险意识,增强防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