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世界性难题的废轮胎,现在却成了香饽饽,被称为“黑色黄金”

发布时间:2025-03-12 02:23  浏览量:10

在全球范围内,废旧轮胎的处理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旧轮胎的数量不断增加,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

在中国,这个问题同样严峻,但一些企业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正在逐步找到解决之道。

废旧轮胎的处理难题由来已久。这些废弃的橡胶制品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且长期露天堆放,在阳光暴晒下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废旧轮胎的自然分解速度极其缓慢,其所含的有害物质还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此外,废旧轮胎极易引发火灾,一旦发生,火势往往难以控制,产生的浓烟和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构成极大威胁。

面对这一全球性难题,中国的双星集团积极行动起来。2014年,双星集团深刻认识到废旧轮胎处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组建了专门的研发团队,投入到废轮胎处理方法的研究中

这个团队汇聚了众多优秀的科研人员,他们肩负着解决这一难题的使命,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研发过程充满了挑战。废旧轮胎的成分复杂,要将其有效地转化为有用的资源,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研究。

团队成员们不断尝试各种方法和技术,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018年,双星集团成功攻克了全球废轮胎回收利用的17个关键技术难题,为废旧轮胎的处理开辟了新的途径

双星集团采用了一种创新的处理方法,即将废轮胎放入特殊炉中进行高温加热通过这一过程,废轮胎可以分解为油、炭黑、钢丝和可燃气等可利用的物质

与传统的“土法裂解”不同,双星集团的裂解技术是连续式、智能化和模块化的。这种技术构建了高效的流水线,使废轮胎能够顺利地转化为各种有用资源,实现了100%的利用,没有任何浪费


而且,该技术更加安全环保,节能高效,完全符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2023年,双星集团的这一成就被评为“年度ESG优秀案例”,这是对他们在环保、社会责任和公司管理方面所做努力的高度认可,也是对他们科技创新精神的充分肯定。双星集团的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上,还在于他们成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体系。他们建立了废旧轮胎回收体系,将各地的废轮胎集中收集起来,送往工厂进行处理。

在工厂中,废轮胎经过高温裂解流程,能够“转化”出多种有用资源。其中,约40%的油可作为炼油厂的原料,30%的环保炭黑品质优良,不仅可用于轮胎生产,还能广泛应用于多种橡胶制品,甚至吸引了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寻求合作。


20%的钢丝可以回炉重造,变成各类钢制品,而10%左右的可燃气则可用于工厂的能源供应,实现了自给自足。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废旧轮胎的资源化利用,双星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多个“工业4.0”智能化工厂,如青岛董家口经济区、河南汝南和湖北十堰的工厂。这些工厂采用国际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管理系统,不仅为当地创造了经济效益,也为全球废旧橡胶循环利用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双星集团的成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当前,国家对绿色低碳发展高度重视,为废轮胎回收利用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例如,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董家口经济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双星等企业提供了优越的发展环境和多项扶持政策,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随着废旧轮胎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和潜力。2024年12月,万达集团携新技术进入这一赛道,获得了一项能够使废轮胎回收过程更加环保和高效的专利。

万达集团的加入,为废旧轮胎循环利用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将进一步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

在中国,像双星集团、万达集团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他们共同努力,推动着废旧轮胎从“黑色污染”向“黑色黄金”的转变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模式探索,提高了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率,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他们的努力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社会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中国企业在废旧轮胎循环利用领域的成功实践,为全球废旧轮胎处理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废旧轮胎可以成为宝贵的资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