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总瞌睡,是生病了?“4大通络操+黄金提神汤”,中医千年古方助您3分钟唤醒全身精气神!
发布时间:2025-03-13 09:01 浏览量:8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然而许多人却被春困所困扰,整日昏昏欲睡,精神不振。
那么,春困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春困主要与春季的气候特点以及人体的生理变化有关。春季阳气渐升,阴气渐降,人体的气血也开始趋于体表,而体内的阳气相对不足,就容易导致精神不振、困倦嗜睡等症状。
如何拯救春困?
1.饮食
饮食是缓解春困的重要方面。中医讲究“春夏养阳”,在春季应多吃一些具有升发阳气作用的食物。比如韭菜,性温味辛,能助人体阳气生发,可炒食或做馅;菠菜性甘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可凉拌或煮汤;还有羊肉,性温味甘,有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的功效,适合在春季食用。
2.穴位按摩
除了饮食,中医还有一些独特的方法来缓解春困。穴位按摩就是其中之一,常见的有按摩百会穴、太阳穴、风池穴等。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每穴按摩 3 - 5 分钟,长期坚持可有效缓解春困。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按摩可提神醒脑。
太阳穴位于头部两侧,按摩能缓解头痛、提神。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按摩能疏风散寒、开窍醒脑。
3.情志调节
此外,中医的情志调节也不容忽视。春季肝气易郁,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赏花等方式来舒缓情绪,调节身心。
4.良好的生活方式
除了上述方法,生活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小妙招可以帮助我们摆脱春困。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关键,尽量在晚上 11 点前入睡,每天睡足 7 - 8 小时。白天也可以适当午休,缓解疲劳。此外,多参加户外活动,如慢跑、瑜伽等,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
快速提神小妙招
【4大通络操】
①头皮操:十指呈梳状,从前额发际线梳至后颈,重复3分钟,加速头皮血液循环。
②鸣云鼓:掌心紧贴耳廓,食指叠放中指上,弹击后脑风府穴20次,通过声波震动激发肾气。
③穴位按摩:按揉太阳穴(顺时针/逆时针各6次)和百会穴,每次持续30秒,刺激头部经络气血。
双手中指点按风池穴(后颈凹陷处)20次,缓解颈肩僵硬。
④八段锦提气式:重点练习“两手托天理三焦”(双臂上举拉伸)和“调理脾胃须单举”(左右交替托举),疏通三焦经与脾经。
【黄金提神汤】
四神健脾汤:茯苓、山药、莲子、芡实(或薏仁)四味药食同源食材组成。传统做法需搭配猪肚或猪骨炖煮,现代改良版也可用瘦肉、排骨等食材。
功效:
健脾祛湿:茯苓利水渗湿,山药补脾养胃,二者协同增强脾胃运化功能。
补中益气:莲子养心安神,芡实固肾涩精,改善脾虚引起的疲倦乏力、食欲不振。
双向调节:既缓解湿热体质舌苔黄腻,又改善阳虚体质畏寒肢冷。
制作方法:
基础版:猪骨300g焯水后,与茯苓15g+山药20g+莲子15g+芡实15g同炖1.5小时。
快捷版:准备茯苓15g+山药20g+莲子15g+芡实15g,食材洗净后与苹果同煮,养生壶20分钟即可完成酸甜口味的苹果四神汤。
注意事项:
四神汤中芡实便秘者慎用,糖尿病患者需减少莲子用量。出现持续性嗜睡伴头痛,需排查脑卒中等器质性疾病。
春困虽不是什么大病,但却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让我们从饮食、中医、情志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春困,唤醒体内的活力,迎接春天的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