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视角看酱酒:为什么说它是“液体黄金”?

发布时间:2025-03-13 15:05  浏览量:8

酱酒,一直是我国消费经济的重要部分,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酱酒市场规模突破2450亿元,占白酒行业总利润的42%。

2024年全年,中国白酒行业产量虽然同比下降6.8%,但酱酒板块逆势营收增长9.2%,利润占比突破白酒行业的48%。

在这之中,酱酒头部企业表现尤为突出。贵州茅台2024年营收达1595亿元,同比增长16.8%;习酒、郎酒等第二梯队品牌营收增速均超20%。在消费降级现状之下,酱酒能有如此表现,足以印证它作为“液体黄金”的市场消费能力依旧存在。

时间铸就稀缺价值

酱香型白酒的“液体黄金”价值,源于其特有的“12987”工艺(1年生产周期、2次投粮、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构建了天然价值带。茅台镇核心产区、微生物群及红缨子高粱等独特地理优势,决定了酱酒的地域稀缺性。

更关键的是,优质酱酒需经过至少5年以上时间窖藏,这意味着上市的产品对应的是至少5年以前的产能投入,这种时间成本在快消品领域罕见。

收藏市场的另一种选择

在收藏市场,酱酒展现出独特的双重属性:既是可消费的饮品,又是可投资升值的资产。随着时间推移,酱酒中的酯类物质持续转化,风味愈加绵柔,这种物理变化赋予了产品自然增值特性。

据胡润研究院《2023中国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白皮书》,酱酒品类整体回报率约为10.2%,其中头部酱酒品牌(如茅台)实际收益可达15%以上,成为黄金以外的另类投资收藏首选。

在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官网公布的《2023年春拍中国陈年名酒专场成交记录》,1983年原箱茅台(12瓶/箱)的落槌价为575万元(含佣金),折合单瓶约47.9万元。

相比书画、古董等收藏品,酱酒具有明确的品鉴标准和相对稳定的价值评估体系。不断发展成熟的拍卖机制与二级交易市场,让酱酒收藏形成了产业链。

财神酒的“价值投资”逻辑

作为位于茅台镇7.5平方公里核心产区的实力酒企,财神酒源于1989年,已有36年的品牌历史,集酱酒生产酿造、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财神酒采用传统大曲坤沙工艺酿造,其产品采用与头部品牌同源的12987工艺。酱香突出,醇厚柔顺,具备明显的陈年收藏潜力。

相较于动辄千元的高端品牌,财神酒主力产品定价在300-800元价格带,是普通人收藏品鉴酱酒的不二之选。

在货币宽松周期下,具备稀缺属性、抗通胀能力的优质酱酒,或是理性投资者的价值选择。这是时间价值、生态稀缺性和文化认同的结合产品。当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共振,酱酒的“液体黄金”或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