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揭秘】金价飙升,金店为何哀鸿遍野?三大原因揭露珠宝行业
发布时间:2024-08-02 08:18 浏览量:12
Golden
最近,黄金的价格持续波动上涨。尽管短期看时起时落,但总体看,最近一段时间,上涨的趋势还是相当明显。
但是,这里面有个奇怪的现象。黄金的价格上涨,但金店的生意,好像越来越难。周大福今年4月到5月,零售值同比下滑了20%。周大生也表示,年初制定的出货目标很难完成。梦金园、中国黄金,以及刚刚在港股上市的老铺黄金,今年的形势都不算很乐观。
就在7月5日,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短期内,金价和黄金首饰的零售额将呈现出负相关。这个影响可能会持续3到9个月不等。
那么,为什么金价走高,黄金珠宝的生意反而不好做了呢?
黄金的价格会经常波动。因此,珠宝商就会通过跟银行签一个协议,叫黄金借贷协议,来对冲这个波动。这个协议会规定,珠宝商从银行借出黄金,到期后再还。注意,整个过程,是按照黄金的实时价格结算的。假设我朝你借黄金时,黄金400元一克。而我还债时,黄金300元一克,那么我就按照300元一克还给你。
很明显,在这个协议下,假如金价下跌,珠宝商不亏。但反过来,假如金价上涨,珠宝商还债的成本就会变高。这就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业绩。比如,周大福超过50%的黄金都是银行借的,剩下才是自有的。根据美银证券的报告,由于金价快速上涨,截止到今年3月底,周大福过去一年的黄金借贷合约,出现了23亿元左右的亏损。
根据中国黄金协会的统计,2024年,全国黄金的季度消费量,同比增长了5.9%,但黄金首饰的销量却同比下降了3%。
不买黄金首饰了,大家都在买什么呢?是金条和金币。原因也不难理解,黄金首饰的价值,除了包含金价本身之外,还包含加工费和品牌溢价。比如,周大福、周生生、老凤祥等品牌,平均每克黄金的加工费在50元左右。即便是像菜百这样的老字号,加工费也在每克20元左右。一旦黄金快速上涨,消费者就更愿意直接去买金条,而不是黄金首饰。
比如,截止到今年3月底,周大福在大陆地区的门店超过7400家,是2018年的3倍以上。再比如,2014年4月,周生生的门店是350家左右,但到2023年底,总店铺数量已经超过了1000家。再比如,老凤祥在2023年一年就新开了300多家店。开店多,意味着成本高,再叠加前面两个因素,就导致珠宝商的盈利又多了一重压力。
换句话说,黄金既有金融属性,又有消费品属性。随着金价上涨,黄金的金融属性不断增强,但消费品属性在减弱。而珠宝商承接的,恰恰是黄金在消费方面的需求。这是为什么,金价上涨,金店的生意反而难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