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无用之用

发布时间:2025-02-22 23:40  浏览量:11

图/勺布斯

最近,在读王计兵写的《赶时间的人:一个外卖员的诗》,王计兵在这本书里有写到,他的父亲给了他一点钱,让他去买一件暖和的衣裳,可他却用这些钱去买了很多旧书来读,他说自己很喜欢读书,在工地上班的时候,通常下班和工友到公园散步,他就会到书摊上读一会儿书。

其实,我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只要能拿到一些零花钱,大部分时间里还是会拿出很大一部分来买书。

我朋友问我原由,我只是回答自己喜欢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

后来,学校不让看除课程以外的书,我虽然有些不理解,但也只能利用在家的那一段时间,去读几页书。

读书有什么用?

我说的不是考文凭,而是阅读。

读书可以换来什么?我们投入金钱在其中,希望得到什么回报?

俗语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可读书真的能够帮助我们去赚到钱吗,以我的经历来看,阅读并不能给大家挣钱带来很大的帮助。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答案,也是一件舍本逐末的事。

对我来说,我能够坚持阅读最主要的一个理由,是当我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书来读,就会进入到书中的世界,仿佛时空穿越一般。

在书中的世界里,能够从中学习和思考问题,亦或是治愈自己。

当然,这也弥补了我之前的空虚感,在这之前我会觉得一天除了做该做的事情外,剩余的时间其实我不知道该干什么,想约朋友可总是被婉拒,于是我只能靠烟酒来弥补这种空虚。

直到,我偶然看见家里还有一本《三国演义》,我开始将晚上的时间用在读这本书上,拿着圆珠笔勾勾画画,写一写感想。

后来,阅读的习惯也就有了。

这并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在书中的世界里,犹如进入山中竹林,在竹林中坐禅。

并非是为求得功利,只是不断去反思、建立自己的认知,随后当我遇到现实中的一些困境或麻烦,我就不至于会懊恼很久,因为读书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解法可用。

其次,“无用之用”式读书的深层价值究竟为何?

价值这个东西,其实是因人而异的,只不过,在这件事上,共同之处就在于阅读是头脑的负重训练。

训练的收获有很多,比如可以提高耐心、保持冷静理性、更有逻辑性....。

但最主要的,还是能够在生活中帮助我们遇到困惑时见招拆招,当机立断。

这也是学习“格物”中,一件很重要的事,因为当我们发现问题的时候,没有解法和灵感也是一件头疼的事。

如果真正了解格物,就会发现其实格物对成长是有很大作用的,特别是对自我成长这件事,及时的纠错改正,通过每一天每一件事的格物,有效的成长。

当然,事情有利就会有弊,虽然读书可以促进自我成长,但读书也会有弊端。

这种弊端,我将其称为「知识的诅咒」,这个问题聊起来十分复杂,因为这涉及到「环境」以及「认知」的方面,学习到的知识越多,所要承载或者说负重的东西就越多,而重量如果超过了本体,人就会崩溃。

也可以说,学到的知识和认知不匹配,这就会因为环境而反射出很多困惑,这些困惑会导致一些心理疾病,常见的如抑郁症等。

不过,即便是存在知识的诅咒,也依然能通过「格物」去慢慢改善。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如果足够了解格物的话,就会明白万事都可以在格物上去下功夫,而从格物上下功夫就可以慢慢把事情达到自己内心的预期。

万事万物都可以去格物。

但,总体来说,读书只要结合「格物」这件事,做起来总是利大于弊的。

我还想说的是,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亦或是当前面临怎样的状况,无论是好是坏,你都可以通过读书来找到快乐,如果坚持这件事,你还会得到成长,至少是面对「空虚」这件事。

读书会获得长久的快乐,这是烟酒无法匹及的,烟酒的快乐只是一瞬间,尽兴后便会有空虚感,而读书并不是,每当从书中得到一个感悟,内心的快乐总是会延续很久很久,而且有这样一个习惯,便不再觉得孤独。

因为,你总是能从书中的世界里,找到陪伴。

梓涵一著

图/勺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