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春天吃进肚子里
发布时间:2025-03-13 00:01 浏览量:10
春分刚过,山野间飘来一缕清苦的芬芳,艾草顶着细密的银白色绒毛,在晨露里舒展着锯齿状的嫩叶。外婆说这是春天写给土地的明信片,该去采些回来,把春天揉进米团里。
竹篾篮底垫着老粗布,镰刀掠过湿润的泥土,断口处渗出翡翠色的汁液,沾在指尖凝成墨绿的星子。艾草要挑二月初生的,叶背泛着月光似的银辉,这种才不涩口。山涧水漂洗三遍,苦味便化作碧玉汤,氤氲的雾气里浮沉着整个山谷的春意。
石臼里糯米与籼米按着祖传的"三七分"配比,木杵起落间,米粒渐次化作绵密的云絮。掺入煮烂的艾草汁,雪白的面团便染上了山峦的黛色,手指陷进去的刹那,能触到春天柔软的筋骨。此时灶膛里的松木柴毕剥作响,像在催促着什么。
包馅是最生动的春日仪式。咸口的笋丁拌着腊肉碎,是山风裹挟的野趣;甜口的芝麻混着花生末,像枝头跌落的阳光。手指在青团上掐出十二道褶,收口处缀一粒枸杞,仿佛把含苞的野樱别在了衣襟上。
蒸笼揭开时,雾气卷着艾香扑上窗棂,檐角的冰棱被熏得掉下泪来。咬破糯韧的外皮,山珍的鲜与花生的甜在舌尖绽开,艾草的清苦是藏在深处的韵脚。忽然明白,祖辈们把时令揉进食物的智慧——当齿间碾碎的不只是米香,还有苏醒的泥土、融化的溪涧、以及漫山遍野正在拔节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