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金≠白金?PT950、750、18K「神秘数字」解密
发布时间:2025-03-18 01:06 浏览量:12
对于珠宝饰品来说,贵金属的选择不仅会影响其价值,也关乎耐久性与日常保养方式。然而,许多消费者在选购珠宝时,往往会混淆「铂金」与「白金」,甚至对于饰品标示上的PT950、750、18K等数字感到困惑。这些符号究竟代表什么?它们又如何影响饰品的成色、耐用度与价格?本篇将深入解析贵金属之间的真正差异,帮助你在购买时做出最适合的选择。
铂金 ≠ 白金?
许多人误以为「铂金」与「白金」是同一种贵金属,但事实上,两者在成份、特性与价值上截然不同。
什么是「铂金」?
铂金(Platinum,简称PT)是一种天然呈银白色的贵金属,具有极高的纯度与稳定性,不易氧化或变色,因此特别适合制作珠宝。铂金的标示通常为PT850、PT900、PT950,其中「PT」代表铂金,「数字」则代表纯度比例。例如,PT950表示铂金纯度为95%,其余5%则为其他金属(如铑、铜等)以增强硬度。由于铂金的开采难度较高,且质地坚韧、密度高,相较于其他贵金属价格更昂贵。
什么是「白金」?
相较之下,白金(White Gold)又称18K白金、白K金,其并非单一金属,而是黄金(Gold)与其他金属(如银、钯、镍)混合后呈现出的白色金属合金。一般市面上常见的「18K白金」,实际上指的是黄金含量75%(750‰),并透过合金元素来改变其色泽,再镀上一层铑(Rhodium)以增强光泽。因此,白金虽然外观看似与铂金相似,但成分、耐久度与价值皆不同。
为何有文章说铂金=白金?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网络文章会把「白金」当成「铂金」的另一名称,并以「白K金」作为 White Gold 的中文翻译。要这样理解也不能说是错的,但却很容易在购买珠宝饰品时产生混淆。毕竟许多珠宝品牌标示的「白金」并不是指铂金(Platinum),而是指白金(White Gold)。因此,如果要确定自己买的珠宝究竟是何者,建议还是从英文名称、数字标示(PT 或 Karat)及价位来判断,才不会有「买错」的状况发生。
PT950、750、18K…这些数字代表什么?
在选购珠宝时,常见的金属标示包括「PT950」、「750」或「18K」,这些数字的意义其实与金属的纯度息息相关:
铂金标示:PT950、PT900、PT850
PT950:铂金纯度95%,质地坚硬,价格昂贵,最常用于高端珠宝,如婚戒与高级手工订制款。
PT900:铂金纯度90%,耐久度较高,也适合用于珠宝制作。
PT850:铂金纯度85%,硬度更强,主要用于部分首饰与工艺品。
黄金/白金/玫瑰金标示:750、585、375
750(18K):代表黄金含量为18K,亦即75%,其余25%则为其他金属,如银、铜、钯等;常用于黄金、白金、玫瑰金饰品,兼具色泽变化与耐用性。
585(14K):代表黄金含量为14K,亦即58.5%,硬度更高,价格较亲民,多见于中价位的日常饰品中。
375(9K):黄金含量为9K,亦即37.5%,金属强度比前面 Karat 都更高,但黄金成份也较低,因此价值与保值性不佳,价位也相对低廉。
值得注意的是,铂金的纯度一般不低于85%(PT850),而白金的黄金含量则会根据「K数」而不同(详细差异可见另篇文章),但通常以18K为主,也最受市场欢迎。因此,在购买珠宝饰品时应仔细确认标示,避免误解贵金属的特性与价值差异。
珠宝该选铂金还是18K白金?
在挑选饰品时,应根据个人需求与预算来选择适合的贵金属。若重视长久耐用与保值性,铂金无疑是最佳选择;由于其纯度高、稳定性佳,不会因氧化或佩戴而变色,因此是许多高端珠宝与婚戒的首选。若追求多样设计与经济考量,18K白金则是一种兼具美观与性价比的选择;18K白金的硬度较高,适合精细工艺与各类设计,但需要定期重新镀铑以维持光泽。
了解「贵金属」差异很重要
铂金与18K白金虽然名称相似,但在成份、特性、价值上皆有显著差异,而PT950、750、18K等数字标示则代表金属种类、纯度与成份配比,会显著影响饰品的耐用性与价格。每种材质都各有其优缺点,唯有了解贵金属的基本差异与知识,才能在选购珠宝时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