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被称为“植物黄金”,但营养师提醒:吃燕麦时别犯两个错误

发布时间:2025-03-18 01:37  浏览量:12

燕麦被誉为“植物黄金”,因其富含膳食纤维、β-葡聚糖、蛋白质、维生素B族及多种矿物质,对心血管健康、血糖管理及肠道健康都有积极作用。

然而,很多人在食用燕麦时存在一些误区,导致未能充分发挥其营养价值,甚至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建议,燕麦应作为全谷物摄入的一部分,以促进健康。但一些饮食方式可能会抵消其益处,甚至带来不良后果。

今天,就来详细解析燕麦的营养价值,并提醒大家避免两个常见错误。

燕麦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使其成为全球公认的健康食品:

燕麦中的β-葡聚糖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在肠道中形成凝胶状物质,阻止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称“坏胆固醇”)。

研究支持

· 美国心脏协会(AHA)在《Circulation》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天摄入3克β-葡聚糖可使LDL胆固醇水平降低5%-10%

· 2021年发表在《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的研究也证实,燕麦的β-葡聚糖对高胆固醇患者有明显改善作用

燕麦富含的不可溶性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加快肠道蠕动,预防和缓解便秘。对于肠道功能较弱的老年人或久坐人群,燕麦是一种很好的日常食品选择。

燕麦的低血糖指数(GI)特性使其成为糖尿病患者的理想主食之一。

· 研究发现,燕麦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也推荐燕麦作为糖尿病患者的日常主食之一。

市场上的“燕麦片”五花八门,其中部分产品经过深度加工,添加了糖、奶精、香精等成分,导致血糖指数升高,营养价值下降。

如何区分?

· 纯燕麦(如燕麦米、燕麦粒、燕麦粗片):富含膳食纤维,GI值低,建议选择。

· 即食燕麦片、速溶燕麦粉:加工程度高,消化速度快,容易引起血糖波动,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长期食用。

营养师建议尽量选择“全谷物燕麦”,如燕麦米、钢切燕麦,避免购买含有额外糖分的即食燕麦。

很多人习惯将燕麦煮得软烂成糊,但这样会破坏部分膳食纤维的结构,降低燕麦的饱腹感和血糖管理作用。

正确做法

· 燕麦米或燕麦粒可提前浸泡4-6小时,然后用小火慢煮,避免过度糊化。

· 钢切燕麦可直接煮10-15分钟,口感更有嚼劲,饱腹感更强,更有利于血糖稳定

· 避免搭配大量糖或炼乳,否则会影响燕麦的健康作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全谷物摄入量应占主食的1/3,燕麦作为其中一种,建议控制在50-100克,避免过量摄入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均衡。

燕麦本身有淡淡的谷物香甜味,不建议额外添加糖,可以搭配坚果、低糖水果(如蓝莓、苹果)来增加风味,同时提供更多抗氧化物质。

记住两点

1. 选择全谷燕麦,避免速溶加工品

2. 不过度烹煮,保持燕麦的完整结构

科学食用燕麦,不仅能帮助降低胆固醇、稳定血糖、促进肠道健康,还能成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希望大家在日常饮食中,能够更加理性地选择,并享受燕麦带来的健康益处。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中国营养学会.

2.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3.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1). 燕麦β-葡聚糖对高胆固醇患者的影响研究.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