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骗局曝光,周大福、老凤祥知名金店竟成猎物,成本仅需几十元

发布时间:2025-03-18 02:56  浏览量:16

你以为名牌店标有“足金999”的黄金就是真黄金了么?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日益发达,骗子的技术也愈发先进,更是随着黄金价格一路高涨,黄金造假现象频频出现,从金包银到镀金再到掺入稀有金属,造假手段层出不穷。

取材于网络

骗子造假的同款黄金不仅能将顾客蒙在鼓里,甚至还能骗过品牌专柜,如周大福、老凤祥以及周生生等这些知名黄金品牌店都在其中。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造假成本只需几十元,不得不让人怀疑,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难道其他专业人士就看不出来吗?

取材于网络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来揭开黄金的造假套路。

黄金暴雷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名牌黄金被造假且专柜都分辨不出的情况倒是头次见。

前段时间刚好是一年一度的315打假,很多记者都会提前走访各个店铺进行暗中调查,都市频道也不例外,在他们的努力下,黄金市场的真相暴露无疑。

取材于网络

其关键点就在于深圳水贝市场,作为全国最大的黄金批发市场,其当地的“金包银”几乎做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并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在那里,记者发现当地不仅有正规售卖“金包银”的店铺,还有很多专门打钢印的店铺,比如名牌黄金的标记,如老凤祥、周生生、周大福等都能随便打。

取材于网络

除了这些,例如“足金999”、“Au999”等这些钢印也都是可以按照顾客的要求打上去,哪怕明知这种行为是不合规的,只要有人提出要求他们就会照做。

毕竟谁能和钱过不去么,不过更令人惊讶的是,当地还有专门售卖大牌黄金包装盒的店铺,而这些包装盒一套最低可以售卖八元人民币。

取材于网络

要说他们只是正规售卖金包银首饰倒还好,但偏偏这些首饰连专柜都分辨不清楚,难免会有不法分子为了利益钻这个漏洞。

为了查看专柜是否能识别首饰真假,记者专门在当地购买了几件金包银首饰,并以黄金回收为由跑到各大专柜进行鉴定。

取材于网络

结果出乎意料,周大福和周生生的专柜店员反应倒是良好,一眼就看出了钢印为假,但老凤祥店员却成功“受骗”,而为了了解黄金回收市场的店铺的反应,他们也专门去了一趟。

奈何这些回收黄金店铺的老板们经过外观检测以及简单的仪器测量,根本发现不了首饰就是“金包银”材质的,可以想象,这些饰品流入足金市场的可能性会很大。

取材于网络

或许购买过黄金的消费者都知道,自从黄金造假出现后,各大店铺为了挽回清誉,都会在消费者确定购买后为其称重,一顿操作下来,人们也是深信不疑自己买的黄金就是真的。

但如今这一套路爆出,无疑让不少刚买过黄金的人陷入了自我怀疑,自己到底购买的是成本几十元的仿品,还是货真价实的正品呢?

取材于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打上钢印的金包银仅仅是黄金市场的一个内幕,更可怕的还在后头。

除了金包银,市面上造假最多的便是“镀金”,说金也是全金,说不是金却含有金,其实就是在表面镀了一层金。

取材于网络

说到镀金就必须要提到镀金技术,一些电镀厂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来精确的控制镀金厚度,值得一提的是,造假者只需在表面镀上2.5%的真金就能按照含金量5%去售卖。

而且假黄金还能逃得过普通检测仪器的检测,甚至还能骗过诸多知名品牌专柜的鉴定,其中就有记者为我们答疑解惑。

取材于网络

他们用三件镀金首饰来提纯,结果1.68克的黄金才提出1.02克,这也意味着厂家虚报克数,消费者为之买单。

对此业内人士也曾透漏过,电镀厂百分之百存在“偷金”,据悉曾有人买了镀金设备后,两个月爆赚四千多万,这其中不乏有一些拿镀金当纯金卖的人。

取材于网络

可以说,在这个市场上,只要胆子大就能暴利收入,更可恶的是,就连检测证书都能成了造假黄金产业链的一个关键部分了。

我们以前买黄金很看重是否有证明真物的证书,可现在一些商家通过修图软件技术能够生成虚假的检测证书,甚至还能直接购买空白证书进行自行填写。

取材于网络

重要的是,这些证书看起来和正规机构颁发的近乎是一模一样,一般购买的消费者很难看得出来真假,这也是造成黄金造假现象泛滥的一部分原因。

但无论是金包银还是镀金,无论是知名店铺还是回收店铺,最终受伤害最深的还得是消费者,毕竟他们被骗了,无疑是加大了消费者被欺骗的概率。

取材于网络

那么,在造假现象频多的当下,如何才能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呢?

一个企业要走的长远,势必离不开信誉二字,可随着黄金造假的现象层出不穷,不仅让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还让一些知名品牌陷入了信誉危机。

就比如之前就曾有媒体报道众多大牌黄金造假,如老凤祥、周大福等,而其中的主要原因除了品牌鉴定能力不足,使得造假者有机可乘。

取材于网络

还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加盟式模式的加速扩张,一些加盟店为了追求利润往往会忽略品牌的信誉,甚至还会要求主动销售假货,如隐瞒克数、虚标价格等方式欺骗消费者。

如果我们不想成为他们的“韭菜”,除了要在正轨且有保障的黄金店铺购买,避免代购或非授权渠道购买,还要注意以下这几种甄别方式。

取材于网络

当我们无法进行专业检测的环境下,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方式来测量黄金真伪,如磁铁吸附,测密度等方式,毕竟黄金是无磁性的,密度在19.3g/cm³。

就比如都市报道就曾报道国一位李女士,通过用火烧来鉴别黄金,结果发现黄金不仅变黑了还出现气泡了,当然这也只能作为参考,并非是完全可以当成鉴定方式的。

取材于网络

在此建议购买黄金后可以及时送至国家认证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同时保留购买发票以及证书等凭证,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替自己维权。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黄金店铺还会通过“一口价”的方式来欺骗消费者,所谓一口价就是不按克算价钱,而是以工艺费和设计费来收取高额费用。

取材于网络

如今在打假方面,国家也在极力整顿了,例如山东警方在去年八月份就捕获了一个省外的黄金诈骗团伙,他们利用退货退款将真品掉包获取高额利润。

除了国家的努力,我们作为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挑选值得信任的正规店铺进行购买,切莫因贪图便宜而上当受骗。

取材于网络

随着国家对黄金的管控越来越严格,那些想要钻漏洞赚黑心钱的商家被直接抓捕,相信未来的黄金市场将会越来越好,消费者的权益也越来越有保障。

参考资料:

河南都市频道2025-03-14“周大福”、“周生生”、“老凤祥”被造假,成本仅需几十元?记者揭黄金造假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