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韩凤香:守好田、种好粮,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

发布时间:2025-03-18 18:58  浏览量:7

春风浩荡,大潮奔涌。今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中国式现代化开启新的篇章。为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干事热情,激励全市党员干部在经济攻坚战中勇破难题,在荣誉保卫战中彰显担当,共同谱写四平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即日起,本报开设“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专栏,持续报道全市上下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成效和举措,展现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在全国两会精神指引下的新思考、新探索、新实践,分享他们将全国两会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的生动故事。

万物竞秀春光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回到梨树后迫不及待地分享在北京的心得体会。今年,韩凤香提出了推动农业政策落地,助力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方面的建议。“作为农民代表,我最关注的就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韩凤香在采访时说,梨树探索发展的绿色农业和质量农业,让黑土地“产出”更高价值。

梨树县位于松辽平原腹地的黄金玉米带,是全国产粮大县。作为土生土长的梨树人,大学毕业后的韩凤香本在城市工作,一次返乡经历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目睹乡亲们因分散耕作、传统经营模式导致的报酬分配纠纷及增收困境,她决心投身农业变革。合作社创立初期,资金匮乏成为最大阻碍,她从父母处借款购置农机具,并整合邻里设备开启农业机械化探索之旅。然而,村民对大型农机具的抵触情绪又带来新挑战,韩凤香果断流转外出务工村民土地打造样板田,用实际成果证明机械化种植优势,成功扭转局面。

十几年来,韩凤香带领村民科学种田,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致富路。如何帮助乡亲们多赚钱?韩凤香坦言,这个担子特别重。“以前种完地就歇着了,乡亲们这一年全指着地里的粮食挣钱。有了合作社以后,每年从备春耕开始大家就忙个不停。”韩凤香说。

“现在我们合作社一共有76台农机、2台无人喷洒机,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挣钱比以前多得多。”不仅如此,韩凤香还积极推广“4+2梨树模式”升级版。面对村民对新模式的质疑,她邀请专家授课,引进农资、农机具,并率先在自家土地试验。凭借出苗期壮苗齐整、秋收增产三成的显著成效,不仅赢得了乡亲们信赖,也实现该模式在合作社300公顷土地的全覆盖,吸引众多业内人士观摩学习,为黑土地保护与高效利用提供范例。

今年,合作社共流转土地1500公顷。“粮种多了,秸秆也多了,我们就利用秸秆养牛,养牛产生的粪便经过发酵再回到黑土地,土壤变得更加肥沃,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韩凤香说,“我们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和质量农业。以前的玉米是成车卖,如今是按根卖,目前我们已经打造了韩凤香和韩小丫两个品牌,产品包含玉米、豆油、小麦粉等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环环相扣才能环环有收益,农产品拼质量才能有品牌。”

去年,韩凤香提出的“关注农机安全以及加大小型农机补贴力度”的建议,很快得到落实。“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机,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特意来到我们合作社了解情况,并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这次回到梨树,韩凤香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会学习贯彻好全国两会精神,用实际行动为‘三农’事业贡献力量。”韩凤香说。(全媒体记者 崔圣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