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要生产钻石了!继河南之后,中国再出王炸,网友:洋巨头惨了

发布时间:2025-03-18 22:52  浏览量:26

新疆要生产钻石了!

2025年3月,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园的金刚石生产线首批产品下线,宣告新疆润晶科技正式入局。

按规划,其产能将达10亿克拉(200吨),并构建从石墨开采到钻石加工的全产业链,目标产值1.5亿元。

技术总监范某透露,生产线采用国际先进工艺,未来可生产珠宝级单晶,“与河南形成互补,努力让中国钻石再上一个Level(水平)”。

贝恩咨询预测,2025年中国培育钻石市场规模将达295亿元,复合增长率30%——新疆的加入,让这一目标将更具确定性。

01. 西方天价神话的根基:从稀缺到过剩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被戴比尔斯奉为圭臬的广告语,在2025年已经显得格外讽刺。在此前河南“攻势”下,曾经掌控全球90%钻石矿源的西方巨头,就已经经历了滑铁卢。

戴比尔斯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21%至22亿美元,利润缩水60%;美国第二大培育钻石生产商WD Lab Grown Diamonds负债4400万美元宣告破产。

西方钻石帝国的建立,本质是对“稀缺性”的操控。戴比尔斯通过控制矿源、饥饿营销,将钻石与爱情绑定成“刚需”。

但这一模式在培育钻石面前不堪一击——中国仅河南柘城一县,年产量便达400万克拉,占全球培育钻石总产量近半。更致命的是,中国钻石将克拉单价从天然钻的10万元打至8000元,价格差超过80%。

2024年全球培育钻石零售量暴增43%,天然钻销量却下降3%。当“克拉自由”成为现实,西方百年营销体系瞬间瓦解。

02. 河南钻石:从突围到晋升榜首

河南的逆袭始于1963年郑州三磨所首颗人造钻,历经60年迭代,终在2019年由中科院突破技术瓶颈,实现3EX切工、D色级、VVS净度的高端钻石量产。

如今河南年产钻石单晶15亿克拉、微粉47亿克拉,全球市占率超70%。力量钻石、黄河旋风等企业市值翻倍,印证了资本对这条赛道的狂热。

在河南产业集群中,柘光钻石堪称现象级品牌。其淘宝、官网、京东日均咨询总量破千,订单排期长达两月,2024年交易额突破千万元,其中,超八成业绩源自一线城市的高净值人群。

深入了解发现,不同于天然钻石动辄大几万的价格,柘光在3EX切工、VVS净度、D级颜色的品质下,一般一克拉仅在8000元左右。

广东王先生近期在柘光淘宝店为妻子选购了一颗10克拉钻石,“老婆一直想要电影明星那种鸽子蛋”,他表示,“朋友推荐来的,说柘光在复刻大牌同款方面,技术一流。我也是将信将疑,不过有IGI权威认证,到手确实非常漂亮,我爱人很喜欢。

据悉,由于国际即时通讯存在不便,许多来自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顾客,纷纷通过中国亲友,联系上柘光官网的专属客服,专门定制大克拉饰品,其订单量已激增超10倍。

03. 新疆入局:中国钻石的又一张王牌

当河南产能逼近天花板,新疆接过了接力棒。

但新疆的野心不止于复制河南模式。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其定位直指中亚市场——金刚石产品将服务于油气钻探、矿业加工等重工业,同时瞄准珠宝级钻石出口,不少网友直呼:洋巨头惨了,这下雪上加霜。

然而,没有永恒的繁荣。中国钻石虽势如破竹,但隐患已现:部分企业陷入价格战,2024年黄河旋风亏损8.8亿元,惠丰钻石净利润暴跌94%。低价策略虽能快速占领市场,却可能削弱行业利润空间,影响长期研发投入。

更深层的挑战在于品牌溢价。尽管柘光等品牌已打开高端市场,但多数中国钻石仍以“性价比”标签参与竞争,尚未建立如戴比尔斯般的文化认同。

美国宝石贸易协会(AGTA)的“封杀令”警示我们:西方正从规则层面反扑,试图用“天然”标签维系最后壁垒。

因此,中国钻石之路势头虽好,但也仍需加倍谨慎,市场这块大蛋糕如此诱惑,相信英雄将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