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洞察:评判一个人的四个黄金维度
发布时间:2025-03-18 03:38 浏览量:10
平时在闲聊的时候,常常会听到有人评判“张三是个好人、李四是个坏人”。这种言论茶余饭后说说也还罢了,但作为企业管理者,用这种方式对自己身边的人做好坏评判,不仅主观,也很肤浅。
企业管理者应该要意识到这种主观评判往往藏着认知陷阱,掌握科学的识人方法不仅关乎你对人才或合作伙伴的抉择,更能提升管理者个人的人生格局。
很多中国人判断一个人是好是坏,标准特别简单,就是“对我好的就是好人”。多数人将 "是否对我有利" 作为判断标准,这种一维视角如同戴着墨镜看世界。当利益关系变化时,昨天的 "恩人" 可能成为今天的 "仇敌"。
要是你身边有这种只以对自己好不好来评判他人的人,我劝你还是离他远点儿。因为这种人的想法太狭隘啦。你不可能一直无条件地对他好,哪天你没顺着他心意、对他没那么好了,在他心里你就成了坏人,甚至会把你当成敌人呢。
那到底如何才能相当客观的评判一个人是好是坏呢?本文将从人性的视角拆解人性判断的四大底层逻辑,建议至少从如下四个维度去评判身边的人,失误率就会大幅度降低:
1、看他对父母子女的感情。要是在生活里,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和子女都不怎么好,没什么感情,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不放在心上,那他又怎么可能对社会上的其他人有真心和感情呢?
2、看他对待弱者的态度。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总是同情弱者,不欺负弱小,遇到老人、小孩或者残疾人需要帮助时,会主动伸出援手,说明这个人的心地善良,最起码是有同情心的。
3、看他交往的朋友。老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要是你不太了解一个人,也看不透他到底是怎样的人,没关系,你可以观察一下他身边的朋友。如果他身边总是一群做事不靠谱、不务正业的人,那这个人大概率也不怎么样。比如他身边都是些游手好闲的街溜子、小混混,那这个人估计也不是什么好人。
4、看他对待社会问题的态度。在面对很多社会问题的时候,比如贫困、自然灾害、教育不公平这些情况,如果他总是站在公益的角度,总是想着怎么去帮助别人,总是想为社会出一份力,那这个人大概率是个好人。
所以,判断一个人是好是坏,其实也没那么复杂,从上述四点去观察、判断,基本上不会走眼,会对这个人有个比较客观的评价。
真正的识人智慧,在于超越短期利益纠葛,建立系统性的评估框架。当我们学会用四维视角审视人性,不仅能规避识人风险,更能在人际交往中保持清醒。这正是顶级管理者与普通从业者的核心差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