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版“钻石联盟”是什么?(下)
发布时间:2025-03-19 05:39 浏览量:14
1940年,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卡扎科夫出生于斯摩棱斯克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开始,卡扎科夫这孩子不说是出类拔萃吧,至少也可以说是泯然众人。他长相一般,不胖不瘦,穿着平常,不新不旧,天赋中等,努力来凑,班上点名,总把他漏,总之就是个完全的普通人,属于社会NPC,人间气氛组。
然而,到了参加工作后,卡扎科夫的技能点开始显现了。
当进入工厂后,同事们很快发现,卡扎科夫虽然学历一般,但手却很巧,而且善于钻研,他加工的木料异常规整,由于手法精湛,很快他转行成为了金属切削工,进而在领导推荐下成为了钻石加工学员。1963年,卡扎科夫顺利成为了苏联第一批钻石切割工,月薪300卢布。
在当年的苏联,卡扎科夫的工资算是最高的一档,然而,相比于每天过手的钻石,这点工资就实在上不了桌了。不过,由于钻石厂的规章过于严格,对于赚外快,大多数工人也就是想想,但卡扎科夫则是个例外。
对于善于钻研的卡扎科夫来说,从入厂开始,他就在寻找管理的漏洞。只不过找了一年都没有任何破绽,然而就在卡扎科夫即将放弃时,通辽宇宙的特色意外来了!
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卡扎科夫
1964年7月的一天,卡扎科夫如常上工,领了原料后开始打磨一块钻石,在切割过程中,他需要不停滴水以避免温度过高,但那天卡扎科夫有点走神,误把胶水当清水滴了下去!
胶水挤出的瞬间,卡扎科夫就觉察不对,眼疾手快的他迅速推了一下钻石固定槽,那滴胶水惊险的落在了操作台上!
卡扎科夫擦了一把冷汗,准备把胶水清理掉,这时他突然发现——操作台上居然多出了一块“钻石”!
前面我们说过,钻石厂的规章管理极严,无论是钻石还是碎片都要严格计算收回。但是,钻石粉尘不在此列,在下工之后,工厂虽然会收回钻石粉尘销毁,但却不会对粉尘称重。
在操作台的灯光下,卡扎科夫看着眼前晶莹的晶体,他发现,这颗意外滴在了操作台上的胶水,与钻石粉尘凝结后,居然变的像是一小块钻石碎片!
卡扎科夫意识到,如果自己用胶水凝结了粉尘,就可以代替钻石碎片上交,工厂回收碎片的比例是固定的,如果自己用这种方式渐渐的挤占碎片的比例,就能获得足够多的冗余度,多做一个成品出来!
如果说,皮草党的技术是拉伸延展的话,那么卡扎科夫的方法则是变废为宝,他很快开始用橡皮泥和胶水粘起粉尘,代替钻石碎片交上去。很快,他就获得了足够的冗余比例,可以做一枚属于自己的钻石。然后,卡扎科夫面临了一个更大的挑战——钻石他带不出去!
由于工厂的管理过于严格,就算有了成品,卡扎科夫也没法带出车间。但是,此时他居然幸运的发现了第二个漏洞!
卡扎科夫发现,工厂的进出管理极其严格,只有一种特殊情况——吃药!如果员工在工作时生病了,需要上工时服药,工厂就会允许员工离开车间到外部更衣室吃药。在往返吃药的过程中,虽然也会如常搜身,但会比上下工时宽松很多!
70年代的钻石厂
所以,卡扎科夫很快开始尝试,把钻石贴在口腔内侧,以服药为借口出去放到更衣室。如果检查特别严格,他就直接吞掉,反正回家了还能拉出来。靠着这个办法,卡扎科夫成功把钻石带回了家。
钻石带了出来,下一步就是销赃了。本来,工人卡扎科夫很难有化霜渠道,但好在他有个亲哥哥——尼古拉.卡扎科夫,相比于安分(虽然也不怎么安分)上班的弟弟,尼古拉常年混迹于苏联黑市,跟道上兄弟关系匪浅。于是,当弟弟发现了财富密码后,尼古拉当仁不让,立刻开始了销赃大业!
于是,兄弟俩很快开始打通蓝海新质生态,发力串联联动打法,补位协同定点赛道,对焦全新化用因子,一条从产到销的钻石渠道迅速铺开,卡扎科夫的低价钻石很快供不应求,尼古拉连连催促——老弟,你这供货量太小,道上兄弟已经嗷嗷待哺了,得想办法提升产量啊!
面对着这种纯粹的卖方市场,卡扎科夫急得直呲牙——钱就在那,自己却赚不到,这时候,苏联共产主义教育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为了提升产量,卡扎科夫很快想出了办法——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路,要提升产量,我们得靠工人阶级大联合!
为了提升产量,卡扎科夫很快开始向厂里的工友们分享自己的技术成果,免费传授财富密码,卡扎科夫只抽取15%的销售提成即可。很快,工友们就对带大家共同致富的卡扎科夫感激涕零,为他敬上了尊号——万尼亚叔叔。
短短不足半年,卡扎科夫的外快团队已经发展到数十人,钻石产量更是节节攀升,而工厂管理方则浑然不觉。
1967年,万尼亚叔叔的事业更上一层楼,钻石厂车间负责人,劳动模范鲍里森科夫也被他拉入团伙,事实证明,领导眼光果然不同,在了解了整个流程后,鲍里森科夫提出了建议:“万尼亚叔叔,有个事您得了解一下,现在咱们厂的产能已达极限,中央已经决定,在亚美尼亚、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多地开设分厂,我认为,我们的先进经验应该一并推广!
钻石厂第一任负责人苏多夫斯基
对于如此心系组织的建议,卡扎科夫欣然同意,工人阶级的大团结是一切成功的根本,我们应该舍弃小我成全大伙,带全国的阶级兄弟们一起发财!当然了,虽然我们的技术免费分享,但该拿的提成不能少,该有的管理也不能丢,我们得把组织正规化规范化,健全市场体系,助力长久发展!
于是,在鲍里森科夫的辅助下,以苏联特色计划经济为蓝本,卡扎科夫很快攒出了一套欧佩克般的规范体系。根据市场销售状况,卡扎科夫给各个钻石厂分配了数额不等的生产指标,产品则由指定的黑市中间商统一销售,整个体系严丝合缝滴水不漏。短短三年后,“钻石联盟”就遍布了苏联所有的钻石厂,而产品更是畅销全国。然而,就在联盟蓬勃发展时,带头大哥卡扎科夫却发现,情况有些不对。
经过市场调研,卡扎科夫发现,怎么市面上的钻石价格一直在跌?有些产品还出现了滞销情况?
经过认真研究,卡扎科夫很快查明真相,好家伙!原来几家分厂自己卷起来,打上价格战了
如此违背联盟精神的行为卡扎科夫自然不能无视,很快,联盟各分支就接到通知,邀请各路豪杰一起来斯摩棱斯克,万尼亚叔叔有话要讲。
1975年12月14日,斯摩棱斯克远郊的一间会议室中,数十个地方代表共同举杯,祝我们的领路人万尼亚叔叔永远健康!
在会议室中心,卡扎科夫脸色肃然,在宣布会议开始后,全场鸦雀无声。卡扎科夫说:“同志们!我是伊万·卡扎科夫,1964年的一次意外让我发现了这门手艺,如今十年匆匆而过,我们组成了牢不可破的联盟,我也有些老啦!这段时间我发现,有些人已经忘记了我的初衷,十年前我为什么愿意给大家分享技术,是为了阶级感情!可我最近发现,某些地方支部居然开始不按分配生产,乃至恶意压价!同志们!这是资本主义的行为啊!这是阶级敌人的丑恶手段啊!这不仅会让联盟的利益受损,还会极大破坏我们的根基——团结!
斯摩棱斯克钻石厂
所以,我要求诸位,不要被蝇头小利蒙蔽,要服从联盟大局!我们要对黑市市场进行明确划分,禁止越界竞争,同时严把质量关,不要过量生产,资本主义的经验证明,供应过剩会产生产业危机的,同志们要居安思危啊!
随后,各地的“代表们”纷纷发言,集体表示坚决拥护万尼亚叔叔的正确决策,一定会痛改前非,绝不让资产阶级的劣根性腐蚀工人阶级的联盟。同时,大家集体建议要建立直属于联盟的销售网,避免黑市商人恶意竞争,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联盟才能发展壮大!
卡扎科夫欣然点头,放心!这件事交给我!于是,各地的代表再次为这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继往开来的大会而举杯,并且认为这样的大会应该年年召开!
在会议之后,卡扎科夫随即着手准备建立销售网,很快,他就找到了那个被克格勃刨祖坟的带孝子——库尔坚科夫。
实际上,卡扎科夫之所以会找库尔坚科夫来建立销售网,除了俩人曾经是工友外,主要原因是,库尔坚科夫是干部家庭出身,如今老爹(就是被刨坟的那个)虽然已经去世,但家族人脉还在,在社交方面有巨大优势。
事实证明,库尔坚科夫果然不负众望。在接下重任前往莫斯科后,库尔坚科夫很快打通了新路径——莫斯科的妓女们。这群人常年做第三产业,顾客大多是外国人,在工作之中兼职带货毫不费力,同时,库尔坚科夫还碰见了一个巨大的机缘。
在前往莫斯科不到半年后,苏联政府发布命令,对宝石和黄金加强管理,在此领域犯罪等同于货币犯罪,最高可以判死刑。消息一出,市面上珠宝价格暴涨。而莫斯科的权贵们则在消息公布之前就大举收购黑市珠宝,库尔坚科夫的钻石完全不愁销路,而他的客户里,就有一个大买家叫加琳娜.勃列日涅娃。
勋宗女儿加琳娜.勃列日涅娃
总之,在莫斯科,钻石联盟迎来真正的大发展,客户群体直通苏联最高层,包括内务部长谢洛科夫的妻子斯维特兰娜、著名演员佐娅·费多罗娃、舞蹈家伊琳娜·布格里诺娃等大量苏联权贵都成为了钻石买家。而且,由于这些人可以轻易出国,海外渠道也顺利打开,钻石联盟的产品开始畅销各国,创造了无数富豪。
时间来到1979年,卡扎科夫决定退下来,虽然他此时还不到四十,但多年来的管理已经让他心力憔悴,钱也早就挣够了,是时候该退休了。
1979年4月,卡扎科夫将联盟领导权移交给了鲍里森科夫,次月又辞去在钻石厂的工作,并且开始筹划举家移民海外。
然而,由于继任者没有万尼亚叔叔的威望,钻石联盟在卡扎科夫退休后立刻出现了混乱,各地的分部各自为政,而负责销售的库尔坚科夫也开始肆意妄为,他居然把钻石卖给了仙人跳团伙,这才把案子捅上了天。
当口供录到这一步,负责审讯的塔巴奇科夫终于意识到了自己查出了多么巨大的案子,他立刻把报告发给了安德罗波夫。看过报告后,安总也惊呆了,他随即亲自开始部署调查,行动代号“钻石网”,对钻石联盟的所有主犯全面监控,并派驻大量的克格勃卧底进厂。
1979年10月末。所有调查均已完结,安德罗波夫走进了克林姆林宫,对勋宗当面汇报此事,申请批准抓捕行动。在听完汇报后,大老勋也吓了一大跳,好家伙,大公主告状让我查抢劫案,克格勃查来查去查出了个案中案,结果居然又转回到了大公主头上!
在听完汇报后,勋宗十分难堪。毕竟大公主参与黑市钻石倒卖,这事实在没法洗。但另一方面,他也不好意思不批准抓捕,勋宗虽然没溜,但好歹是正球级领导,基本的是非观还是有的,也不好意思公开袒护家人。
终于,1979年11月2日,在安德罗波夫的一再请求下,勋宗终于批准了抓捕,但是,为了防止安德罗波夫真的执法如山,勋宗还是命令自己的连襟,克格勃副主席谢苗.茨维贡作为行动二把手,防止牵扯到不该牵扯的人,一两块钻石嘛,勋宗心里装着的是十五国万方。
1979年11月9日,抓捕行动开始,流程与抓皮草党差不多,为了保密,所有特工事先都不知道目标,行动当天才拿到带着名字的信封。在四大主犯中,库尔坚科夫已经落网,卡扎科夫的哥哥尼古拉卡扎科夫,和继任者鲍里森科夫全部人赃并获。
而卡扎科夫本人则只抓到了人,几乎没什么赃物,经过大记忆恢复术后才供出了自己的一处钻石藏匿点。
相比于其他愿赌服输的犯人,卡扎科夫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生欲。他在狱中不断的给检察官写信,表示已经诚心悔过,希望能写一部回忆录三部曲来警示后人(可以拖延枪毙时间)。而对克格勃,他表示要进一步交代问题,暗示自己还有五处藏匿点,可以慢慢交代。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克格勃却表示对这些完全不敢兴趣,现有的赃物已经足够让你毙业了,不用再添秤了。
1981年4月,苏联法院做出判决,“钻石联盟”四名主犯对社会危害极大,为国家造成上亿损失,统统判处死刑,其他上百名从犯也都判处轻重不一的刑罚。
有趣的是,在破获了如此重大的案件后,安德罗波夫却将所有卷宗全部收回,亲自将所有案卷都打上了绝密的标签,让这起惊天巨案在苏联社会没有引起任何轰动。
安德罗波夫
安德罗波夫之所以如此做,有人认为他是为勋宗留面子,实际情况不是如此,而是因为在安德罗波夫看来,“钻石联盟”虽然破坏力巨大,但其实技术难度并不高,一旦公布,难免不会有人学习。而且,这种“靠山吃山”的行为容易给社会巨大的心里暗示,很可能引人效仿,更重要的是,这期波及全国的案件全方位的展示出了苏联社会存在的深刻问题,安德罗波夫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却不知要如何进行改革。
一年以后,安德罗波夫接过了最高权柄,迷茫的试图让苏联这个巨人重新振作,可惜天不假年,历史没有让安德罗波夫找到他想要的答案,而当年被他封存的这件奇案,也终究没有等来足够让他重现天日的盛世,而是在苏联解体后,才在故纸堆中被人发现,成为了后人们研究苏联“大停滞”年代的一个黑色幽默般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