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梵像—故宫藏曲阳出土北朝隋唐佛教造像展11:悦目赏心分享

发布时间:2025-03-19 07:06  浏览量:12

玉石梵像

故宫藏曲阳出土北朝隋唐佛教造像展11

深圳博物馆特展系列

悦目赏心分享

壹肆年底故宫博物院深圳博物馆联合举办“玉石梵像——故宫藏曲阳出土北朝隋唐佛教造像展”,展览共展出故宫博物院藏南北朝、隋唐时期的石刻雕塑造像84件,是深圳博物馆跨年度重要展览。

南北朝至隋唐以来佛教的兴盛,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上世纪50年代,河北曲阳县修德寺旧址出土的两千多件北魏至唐的白石佛教造像,就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其与山东青州龙兴寺、四川成都万佛寺出土石造像,并称为20世纪中国佛教寺院三大考古发现,享誉海内外。

曲阳盛产白石,质地坚致,色白如雪,细腻莹润,雕刻历史悠久。北朝隋唐时期,曲阳成为佛教造像的中心之一,造像题材与佛教思潮紧密结合,有释迦佛、释迦与多宝佛、阿弥陀佛、弥勒菩萨、观音菩萨、思维菩萨以及金刚力士、天王、供养伎乐等,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庄重优美,生动传神。

北朝造像广泛采用透雕技术,代表了当时佛教造像的一大流派。数量众多的纪年发愿文,为研究佛教造像及信仰提供了丰富信息。本次展览是深圳博物馆继山东青州龙兴寺、四川成都万佛寺出土佛教造像展之后,又一重要的中古佛教石刻艺术精品展,共展出故宫博物院所藏曲阳修德寺出土造像精品84件。这是故宫博物院所藏曲阳白石佛教造像精品的首次集中展示,也是我馆与故宫首次合作的大型专题展览。相信本次展览将积极推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研究,也有利于观众深入了解古代佛教艺术与文化,并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供有益借鉴。

北齐石二立佛像

残高25厘米

龙树透雕二佛立像,二佛姿势相对。佛外侧手施无畏印,内侧手施与愿印。下为长方形基座,正面开长方形壼门,正中为半身地神双手托举博山炉,两侧为侧面侧身蹲坐的狮子。

北齐高修陁造石菩萨像

北齐武平六年(575年) ,残高33.8厘米


背屏单身菩萨立像。菩萨头部残缺,璎珞压在披帛之上。赤足立于覆莲台上。下为长方形基座,正面开长方形浅框,框中央为博山炉与莲叶,外侧为双狮。发愿文刻在基座右、后两面,为“大齐武平六年六月四日,高修陁为亡女金玉,敬造白玉像一区,上为皇帝陛下,后为七世先亡,见全眷属,含生之类,同登彼岸。”

北齐 王合父造石释迦牟尼佛像

出土于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

思惟菩萨圆形头光,头戴三叶冠,造像的基座为素面,依然存留东魏元象、兴和时期的遗风。基座背面刻发愿文:“天保二年四月廿五日,卢奴县人乐妙香敬造白玉像一区(躯),上为皇帝陛下、乳(渤)海大王,后为亡夫、亡者男女并及己身、现在眷属,伏为二途地狱,离苦得乐,愿法界众生,一时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