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店负责人向犯罪团伙售金冲业绩,被刑拘》
发布时间:2025-03-19 10:57 浏览量:8
**引言**
一宗看似寻常的黄金交易,背后竟暗藏千万元级洗钱链条。2024年初,湖北武汉青山警方顺藤摸瓜,揭开了金店与犯罪团伙勾结的隐秘交易网络。从涉诈资金流入柜台,到黄金被火速转移,这场“冲业绩”引发的罪案暴露出部分商家在利益驱使下的监管失守。当店员轻点刷卡金额时,或许未曾料到,指尖滑过的每一笔数字都关联着无数受害者的血汗。
**正文**
2024年2月中旬,武汉市公安局青山区分局接到一条关键线索:某金店频现大额黄金交易,资金源头存在异常。警方迅速冻结可疑账户,并通过资金流水与监控回溯,发现1月19日、2月9日两天内,6名不同人员持多张银行卡在该店集中购买黄金,单次交易额高达数十万元。监控画面显示,购金者得手后立即驾车至冶金大道高架桥下,将黄金转交两名接应男子。这种“闪电式”交易模式,暴露出团伙分工的高度专业化。
随着侦查深入,一个由陈某、王某为首的8人洗钱团伙浮出水面。该团伙成员均来自云南,在境外人员遥控指挥下,使用涉诈银行卡购置黄金,再通过物流渠道将赃物转移销赃。值得注意的是,金店负责人商某、蓝某自2023年9月起,持续向不明资金来源客户敞开大门。面对警方讯问,二人承认因业绩压力,刻意规避资金审核流程,甚至在犯罪团伙明示款项涉诈后仍继续交易。这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使得金店沦为洗钱通道。
3月上旬,警方跨省追捕取得突破:云南红河6名购金者、河北廊坊1名转运者相继落网,金店涉案人员亦被刑事拘留。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若查实与上游犯罪存在共谋,刑责将更为严重。法律专家指出,此案暴露出部分黄金销售终端在反洗钱机制执行中的重大漏洞,商家若为短期利益放弃风控,终将付出惨痛代价。
**结语**
当金店柜台里的黄金成为犯罪资金的“漂白剂”,折射出的不光是黑灰产业的狡猾,更是市场主体合规意识的缺失。此案中,从店员到犯罪链条的每个环节,都在为“走捷径”付出法律代价。随着全国反诈行动持续深入,类似通过贵金属、虚拟货币洗钱的模式正被逐个击破。对于企业而言,筑牢风控防线绝非选择题,而是生存发展的必答题——毕竟,业绩可以追赶,但法律红线,永远冲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