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背后:郑州老干局周敏落马,脖子上的玉石价值不菲
发布时间:2025-03-19 20:36 浏览量:8
玉石展厅的廉政标语还泛着新漆光泽,周敏却再没机会亲手擦拭那句"玉石养人更养廉"的座右铭。这位曾让老干部们竖起大拇指的"文化闺女",终究在玉石与权力的迷局里走失了方向。
记得十五年前在图书馆古籍部见到周敏时,她总穿着洗得发白的布鞋,捧着搪瓷缸给老专家们续茶水。那年夏天暴雨淹了书库,她愣是三天三夜没合眼,把受潮的民国地方志一页页摊在电扇前吹干。老馆长逢人就说:"这丫头把古籍当自家祖谱护着呢!"谁曾想,当年那个在行军床上和衣而眠的勤快姑娘,后来会在五星酒店长包房里收受玉石。
咱老百姓最痛心的,是看着好干部变了味。她组建"银发艺术团"那会儿多上心啊,寒冬腊月亲自开车接送老艺术家排练。可谁能料到,那些感动过街坊四邻的慰问演出,背地里竟成了某些企业的避税通道。就像老街坊王大爷说的:"敏丫头给咱别胸花的手,咋就伸进钱匣子里了?"
去年重阳节汇演那幕,街坊们至今说起来都唏嘘。台上周敏朗诵"出淤泥而不染"时,胸前的翡翠坠子晃得刺眼。坐在头排的李奶奶看得真切:"那水头比文化宫展柜里的文物还亮,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果然没过半月,就听说她家搜出整箱玉石,每块都标着来路5。
最让人唏嘘的是她办公室那盆发财树。保洁员张婶偷偷跟人说,周局长总往花盆里塞铜钱,说是能"聚财镇邪"。可那些沾着香灰的五帝钱,哪比得上她当年在古籍库抢救文献时,老教授们悄悄塞给她的润喉糖暖心呢?
如今走过文化中心培训室,新来的干部们都在传看廉政教育片。镜头里,周敏的奖章在留置室白炽灯下泛着冷光,那条玉石项链却再映不出她当年捧着古籍修复方案时,眼睛里闪烁的星光。这倒让我想起她常挂在嘴边的话:"老物件要代代相传,人心更要代代守正。"可惜说这话的人,自己先迷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