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手整治!这种加班正在吞噬你的钱包和GDP
发布时间:2025-03-18 04:00 浏览量:13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回答总台央视记者提问时表示,提振消费需要各方面政策协同发力。针对反映突出的“加班文化盛行”等痛点问题,《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专门就“保障休息休假权益”提出了相关的举措,通过强化执行监督来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明确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同时鼓励弹性错峰休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中小学春秋假等。注意这里反对的是违法加班,而不是合法加班,为什么?#解决加班文化等痛点#
违法加班对消费不利,而不消费对经济发展不利。因此违法加班对经济发展不利。注意这里反对的是违法加班,而不是合法加班。因为合法加班的劳动者是可以获得加班费的,而劳动者获得加班费,提高了自己的收入,自然会进入消费状态。但违法加班则不然。
一、违法加班侵害了劳动者合法权益,降低了公司运营效率
违法加班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甚至损伤了劳动者的身体。对于劳动者而言没有实际的意义,反而牺牲了劳动者可以自由生活的时间。这种加班在实务中普遍存在。其实用人单位只要不对劳动者支付加班费,往往对劳动者的加班行为更不尊重。换来的是整个单位的低效率运行。所以无偿加班不仅对劳动者不利,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也容易陷入低效率运营的结局。
二、违法加班让劳动者无暇消费,对经济发展不利
违法加班是违法延长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劳动者在标准工作时间之外仍然需要继续延长工作时间。而大部分消费是在一个人休息时完成的。劳动者在无暇消费且不能获得额外收入的情况下,这种操作只会对经济发展更加不利。我国之前设立的“黄金周”其实也是拉动消费的初衷。各种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年休假等在法律上不仅是劳动者的一种权益,同时也是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企业效益不是靠加班加上去的。企业老板们必须明白这个道理,否则老板们的企业运营水平永远得不到真正提升。而在当今法治时代,仅靠通过劳动者无偿加班获取经济效益得到的往往是更严重的法律后果。这种后果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