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 | 今日春分 中医支招“肝脾双调法”抓住养生黄金季
发布时间:2025-03-20 17:19 浏览量:12
春分,又称“升分”或“仲春之月”,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古人云:“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此时,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正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阳气生发的时期。青岛市海慈中医医疗集团平度院区(平度市中医医院)针推康复一科医师袁彩兰介绍,春分时节应顺应自然,以养肝为主,调和阴阳,保持气血平衡。
集团推出二十四节气养生药膳服务,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1.养肝舒肝。春季与肝相应,肝主疏泄、主藏血,喜条达而恶抑郁。因此,春季养生应以养肝为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愤怒、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出现,以免肝气郁结或肝火过旺,影响身体健康。生活中,应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熬粥的时候可以加上地黄、枸杞等中药材,能起到补养肝阴的作用。
2.宜养脾胃。肝属木,脾属土。春季肝气上升,易使肝木过旺而克制脾土,因此春季养生,也需要注意脾胃的调养。尤其是有慢性胃病或胃肠功能不好的人,应格外注意。饮食上,应 “省酸增甘”,少吃酸性食物,因为酸性收敛,不利于阳气升发和肝气疏泄,可以多吃甘味食物,如大枣、山药、蜂蜜等,以起到补益脾胃的作用。
3.在作息方面,《黄帝内经》中提到 “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建议大家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五六点起床,适当增加户外活动,让身体顺应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促进新陈代谢。
4.如果身体已经出现明显不适,还应及时就医,可以通过中药、针灸等方式来进行治疗。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春季适当进行针灸,可达到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的效果。比如,针刺太冲穴可疏肝理气,缓解肝气郁结引起的情绪低落、胸胁胀痛等问题;艾灸肝俞穴能养肝血,改善视力模糊、头晕耳鸣等肝血不足的症状。
如果大家想通过针灸养生,建议先到正规医院就诊,由专业医师根据个人体质、健康状况等进行辨证论治,制定个性化的针灸方案。
专家团队
孙炜
主任医师
青岛市海慈中医医疗集团针推康复中心副主任,针推科主任,平度院区针推康复中心主任,北院区针推康复科首席专家兼科主任,西院区针推康复二科学科负责人兼科主任,主任医师,青岛市中医药名家,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系针灸学专业。刘立安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第20批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疗队医疗专家;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学术经验继承人;引进类知名中医药专家“石学敏国医大师工作室”学术经验继承人。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岐黄针疗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针灸学会理事,临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第一届针药结合镇痛工作委员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针灸学会秘书长、岐黄针疗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第二届传统医学达人。青岛市“蒲公英”科普名家。
擅长:针药结合、尤擅岐黄针疗法治疗中风病、高血压病、面瘫病及其后遗症、帕金森病、颈肩腰腿痛、头痛、胃肠功能障碍、月经不调、运动损伤等疾病,指导运用中医传统养生功法治未病。
坐诊时间和地点: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四上午(本部)
周三下午(西院区)
知名专家门诊:周三上午、周五下午(本部)
周五上午(西院区)
周二下午(北院区)
每月第2、4周周四下午(平度院区)
国际门诊:周二上午(本部
孙辉
副主任医师
平度院区针推康复一科主任,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从事针灸推拿临床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手法技巧。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项目“班氏外科针灸推拿法”第五代传承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老师,兼任山东针灸学会疼痛与神经运动性疾病专委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颊针委员会委员、青岛市针灸学会岐黄针疗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灵活运用毫针、颊针、岐黄针、火针、埋线等方法治疗偏瘫、面瘫病、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颈肩腰腿痛、各种急慢性运动损伤、落枕等运动系统疾病。手法复位治疗胸椎、腰椎、骶髂关节等小关节紊乱,点穴疗法治疗偏头痛等。
坐诊时间和地点:
周一、周二、周四、周五上午,周三、周四下午(平度院区)
马光兴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青岛市海慈中医医疗集团亚专业骨干人才,集团西院区针推康复二科主任助理,刘立安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继承人,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针推七年制,从事针灸临床工作十余年,目前担任山东省疼痛学会针灸镇痛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针灸学会针灸技术康复应用专委会委员、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并参与省医药科学技术研究项目3项,曾获山东省青年医师中医急救技能大赛二等奖,青岛市健康杯针灸技能大赛二等奖,在国内核心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擅长:针药并用治疗脑梗死、脑出血、面神经炎、颈肩腰腿痛、消化系统疾病及亚健康的调理。
坐诊时间和地点:
周一上午、周四下午(本部)
周一、周五下午(西院区)
周六全天(北院区)
周二下午(平度院区)
付静静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针灸推拿学博士,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青岛市海慈中医医疗集团北院区针推康复科副主任,教学秘书,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老师。兼任青岛市针灸学会理事及岐黄针疗法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药膳研究会理事,山东针灸学会耳穴诊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引进类知名中医药专家“石学敏国医大师工作室”学术经验继承人,刘立安国家级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学术继承人。
擅长: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血管病,运用毫针、岐黄针、埋线等非药物疗法治疗:1.中风病、面瘫病、耳鸣耳聋、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2.颈肩腰腿痛、扭伤、落枕等运动系统疾病;3.肥胖、月经不调、亚健康等内分泌系统疾病;4.胃肠功能紊乱、呃逆、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
坐诊时间和地点:
周二上午(本部院区)
周二下午(西院区)
周一上午、周四下午、周五全天(北院区)
周三上午(平度院区)
安康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西院区针推康复二科主任助理。王国才教授学术经验传承人青岛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康复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小儿推拿外治分会青年委员、青岛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及岐黄针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中医药学会主动健康与八段锦推广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颊针专委会常务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神经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擅长:岐黄针、平衡针、岐黄灸等疗法治疗面瘫病、脑卒中后遗症、失眠、头痛、头晕、颈肩腰腿痛病等。
坐诊时间和地点:
周一到周五上午,周三、周四下午(西院区)
周二下午(北院区)
每月第1、3周周五下午(平度院区)
医师
平度院区针推康复一科医师,针灸推拿专业,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兼任青岛市针灸学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针灸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病、肩周炎、网球肘、肌肌膜炎等常见疾病;头痛、带状疱疹后遗症、中风后遗症、失眠、面瘫等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及眩晕、耳鸣、尿失禁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