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进账260亿,赛轮轮胎,杀疯了!
发布时间:2025-03-21 18:49 浏览量:12
小米SU7 Ultra,连破纪录!
小米SU7 Ultra自问世以来,已经在株洲赛场、成都天府国际等多条专业赛道上打破纪录。其出色的赛道成绩背后,是高性能轮胎立下了“汗马功劳”。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SU7 Ultra刷圈所搭载的赛道轮胎,除了来自国际巨头倍耐力外,还出现了一家国产轮胎品牌的身影,那就是——赛轮轮胎。
在北京易车金港赛道上,小米SU7 Ultra搭载的便是赛轮轮胎专为其设计的Podium Track PT01轮胎,有着更强的抓地力和操控性。
那么,为什么赛轮轮胎能被小米选中合作?
答案是——技术实力强劲!
当前,赛轮轮胎是唯一获得国际汽联FIA认证的中国轮胎品牌,赛事经验丰富,其研发的赛道轮胎曾助力保时捷在宁波国际赛道刷新过最速街车纪录。
而且,赛轮轮胎不仅打破海外垄断,攻克了巨胎技术,还通过世界首创的液体黄金技术攻克了轮胎的“魔鬼三角”难题。
值得提到的是,2022年,赛轮轮胎的液体黄金S01在全球轮胎测评中,综合性能力压米其林、普利司通和固特异等国际龙头,排在第一。
如今,其液体黄金轮胎更是通过了德国TÜV SÜD、法国Bureau Verita等国际权威机构的测试,技术水平国际一流。
当然,这也离不开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
2020-2023年,赛轮轮胎的研发费用从3.48亿连年增至8.38亿,2024年前三季度达到7.37亿,同比提升了19.45%。
2020年以来,其研发费用率也一路上升,2024年前三季度达到3.12%,超越了森麒麟、通用股份等同行,持续增厚技术实力。
如今,赛轮轮胎更是已经切入了比亚迪、三一重工和约翰迪尔等海内外龙头的供应链,位列全球轮胎企业前10强,2024年的全球市场份额达3.2%。
此番与小米合作,也正是其轮胎的技术实力、行业地位得到高度认可的体现。
而且,高技术含量也为赛轮轮胎的业绩赋能。
2020-2023年,公司的营收从154亿连年上升至259.8亿,年复合增速达19.03%。
从利润端看,2021-2022年间,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和炭黑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公司成本上升,净利润短期承压。
不过2023年以来,天然橡胶、炭黑等价格均较2022年的高位有所回落,叠加轮胎行业触底反弹进入上行期,赛轮轮胎的利润也随之飞速回升。
2023年,公司实现净利润30.91亿,同比大增132.07%,利润修复速度远超森麒麟等同行。
到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业绩仍延续了去年的增势,实现营收236.3亿,同比增长24.28%;实现净利润32.44亿,同比大增60.17%,非常亮眼。
更令人惊喜的是,赛轮轮胎的盈利能力也得到显著修复。
2022-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毛利率从18.42%大幅提升至28.38%,碾压通用股份、玲珑轮胎和风神股份等同行。
归根结底,其毛利率回升的原因有两个:
1、高毛利的海外业务加速放量
赛轮轮胎是国内第一家出海建厂的轮胎企业,核心的销售市场在海外,收入比例常年在70%以上。
2023年,随着轮胎行业回暖,公司在柬埔寨等地的海外产能高效释放,海外销售收入达到192.65亿,同比增长了12.99%。
而且,2023年,其海外业务的毛利率增至30.78%,较2022年同期大幅提升了10.6个百分点,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30.82%,成为带动其整体毛利率的回升的重要力量。
那么,随着高毛利的业务加速放量,公司也进一步打开了利润空间。
2、国内市场优化业务结构
赛轮轮胎的液体黄金轮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也高,近年来已经接连配套在吉利、比亚迪等多家整车厂的产品上。
2023年,公司还对青岛工厂的非公路轮胎项目进行了技术改造,将49英寸以下的工程子午胎调整成49英寸及以上的巨型工程子午胎。
如今,其49-63英寸的全系列巨胎产品已进入了国内近70%的大型矿山市场。
随着公司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力度持续加大,其国内业务的毛利率也从2022年的11.65%大幅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23.2%。
由此,海内外业务的毛利率共同增长,驱动公司整体毛利率增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28.38%,也推动其净利率提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13.96%,盈利能力大幅增强。
那么,赛轮轮胎未来的发展逻辑又在哪呢?
1、增量轮胎配套需求高增。
近几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700万辆,同比增长近25%。
据预测,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到2030年,全球乘用车市场的年销量有望超过80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50%左右,空间广阔。
这一背景下,轮胎作为汽车的配套产品,其需求也会随之上升。而且,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扭矩输出强劲,对轮胎的滚动阻力、抓地力等性能要求更高。
那么,赛轮轮胎便有望凭借技术优势从汽车产量的整体增长中受益,加速业绩释放。
2、存量轮胎替换需求强劲。
新能源汽车因要配备沉重的电池组,整车重量比同级别燃油车约重20%-30%,从而导致新能源车的轮胎的承压更大,容易加速磨损。
我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市场。截至2024年底,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已达到3140万辆,同比增加53.85%,便为轮胎替换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潜在需求。
据预测,2027年,国内汽车轮胎替换市场规模将达3011亿元,2024-2027年的年复合增速约5%,成为未来轮胎行业的重要增长点。
届时,赛轮轮胎作为龙头有望充分享受市场红利,获得业绩的新突破。
最后,总结一下。
2023年以来,在海内外轮胎市场需求复苏的背景下,赛轮轮胎的业绩得到显著修复。
未来,随着增量轮胎配套和存量轮胎替换市场的需求增长,赛轮轮胎有望凭借技术等优势从中深度受益,进一步获得业绩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