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女子花28万买黄金,结果2天后金价暴涨
发布时间:2025-03-22 01:55 浏览量:9
秋日午后,张玲正在柜台前认真挑选黄金首饰。作为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板,她深知投资理财的重要性。最近金价走势不错,她打算购入一些黄金饰品,既可以送给家人佩戴,又能作为投资保值。
金店装修典雅,玻璃柜台里的黄金首饰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导购小姐热情地向她介绍着各类商品,不时拿出几件供她近距离观看。张玲注意到柜台上的价签显示每克328元,比市场价便宜不少。
“这个价格是不是写错了?”张玲下意识地问道。
“没有啊,就是这个价,我们最近在做活动。”导购小姐笑着回答,“您要是觉得合适,建议多买一些。”
张玲仔细检查了价签,又询问了具体重量和工费,确认无误后痛快地刷卡付款。这批黄金饰品总重量将近9公斤,连同工费共花费28万余元。
谁知两天后,金价突然大涨。张玲还没来得及高兴,就收到了金店的律师函。律师函称店员标价失误,实际价格应为每克428元,要求张玲补交约10万元差价或者退货。
张玲坐在办公室里,反复看着那份律师函,心情格外复杂。她回想起购买时的场景:价签清清楚楚写着328元,导购也明确表示是活动价,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任何异常。现在金店反悔,这让她十分困扰。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当时价格写得清清楚楚,现在又说标错了?”张玲立即赶到金店理论。
店长满脸歉意:“实在抱歉,是我们工作人员的疏忽。这个价格确实写错了,希望您能理解。”
“我当时还特意问过价格是否有误,你们说是活动价。现在金价涨了就说标错,这不是耍赖吗?”张玲情绪激动。
双方各执一词,协商无果。金店坚持认为是明显的标价错误,构成不当得利;张玲则认为交易已经完成,金店应该承担自己的过失。
最终,这起纠纷被诉至法院。经过审理,法院认为:商品明码标价是商家对消费者的要约,消费者支付相应价款后交易即告成立。除非存在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等情形,否则交易应当维持。本案中,金店未能证明存在显著的标价错误,张玲购买时也进行了善意确认,因此判决维持原交易有效。
深刻教训网友热议:“现在的商家太不讲信用了!价格明明白白写在那里,交易都完成了,现在金价涨了就说标错价?要这样的话,以后涨了就说标错,跌了就装没看见?”
还有网友说:“做生意要讲诚信,标价错误首先应该从内部找原因,加强管理。动不动就发律师函威胁消费者,这种做法太让人寒心了。希望商家能吸取教训,把精力放在提升服务质量上。”
- 上一篇:买了黄金的人笑了
- 下一篇:3000美元只是一个开始!分析师:这轮黄金牛市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