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买四合院!鲁迅当公务员的黄金年代,如今北漂看了会沉默?

发布时间:2025-03-06 20:01  浏览量:11

1920年,鲁迅受聘教育部佥事,月薪350银元。这个数字放在当时的北京堪称“天花板”——内城巡警月薪4元,北大图书管理员李大钊月薪8元。而鲁迅的工资单显示,他任职的头10个月就攒下2800元,直接在八道湾购入32间房的四合院,相当于如今二环内坐拥3000平米豪宅的“顶流打工人”。

根据京师警察厅物价档案,1920年1银元可买30斤大米或8斤猪肉。鲁迅单日饮食开销约0.3元,常去八仙坊点“豪华套餐”:酱爆鸡丁0.1元,红烧鲫鱼0.15元,米饭管饱0.02元。若换算成当代购买力,其月薪至少相当于35万元人民币,难怪他能轻松雇着黄包车上下班,成为老舍笔下的“新派老爷”。

彼时正阳门西河沿街已是金融CBD,盐业银行柜员月薪60元,足够在陶然亭租三进院。鲁迅为买八道湾四合院,特意向银行借贷2500元,分7年还清,月供仅需30元。更令人咋舌的是,当时东四牌楼商铺转让费才50元,相当于他两天工资,而今同样地段商铺年租超百万。

西直门内公用库胡同,鲁迅花800元购置的第二套四合院,如今已成重点文保单位。当年这里毗邻北平图书馆、北大红楼,堪称“顶级学区”。胡适在钟鼓楼花400元买下6间书房,徐志摩租住的松坡图书馆宿舍,月租才3.5元。这些“知识新贵”们聚餐的来今雨轩,人均消费不到0.5元,却吃着当代人均500元的宫廷菜。

1927年国民政府改用法币后,银元经济崩塌。但回望1920年的北京,电车刚通、自来水入户,前门大栅栏商铺林立,王府井开起首家西服店。鲁迅们拿着350元月薪穿梭在胡同与衙门之间,用半个月工资买貂皮大氅,用三顿餐费换梅兰芳戏票——那个公务员买得起四合院的魔幻年代,随银元的叮当声永远封存在二环的灰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