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选日本浪费黄金10年,如今选择拥抱中国,要搭上中方发展的便车

发布时间:2025-02-15 17:20  浏览量:7

越南与中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这个东南亚国家终于决心将铁路标准与中国统一,抓住中国迅速发展的机遇之手。

高达83.69亿美元的投资将用于一条从老街到河内再到海防的战略级铁路,这不仅仅是一条交通动脉,而是越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这次决定标志着越南在数十年后重新审视其基础设施发展策略时的重大调整。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条铁路的核心技术:1435毫米标准轨距。这可能听起来像一个乏味的技术细节,但它背后蕴含着巨大的战略意义。这种轨距是中国铁路的标准,它意味着两国铁路运输能够实现无缝对接。

对于越南来说,这不仅能够大幅降低物流成本,还将显著提升货物运输效率。试想一下,云南的果蔬清晨装车,当晚便可直达河内市场,这种速度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在全球供应链日益紧张的今天,这样的效率无疑是越南经济的一项巨大资产。

事物的发展总是充满不确定性。追溯到2006年,越南曾选择与日本合作,希望通过引进日本的新干线技术来修建南北高铁,推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然而,计划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往往形成鲜明对比。所谓的“世纪工程”,不仅未能在原定的2020年完工,甚至到了2022年连可行性报告都没有落实到位。越南在这个项目上的搁浅,不仅让该国错失了1.2万亿元的跨境贸易增量,更是浪费了长达十余年的发展机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国家在中国帮助下取得的铁路建设进展。2023年,当越南仍在与日本方案上纠结不已时,中老铁路已经投入运营,雅加达-万隆高铁也顺利开工,中泰铁路的二期工程甚至提上了议程。

特别是老挝,这个曾经的“陆锁国”,借助中老铁路顺利成为东盟的重要物流中转站,2024年对华贸易额激增。这样的成功案例不得不让越南反思自己当初的错误选择。

越南与日本高铁项目的合作并非完全没有成果,但结果远不如预期。胡志明市地铁1号线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这条全长19.7公里的线路耗费了12年才完成建设,平均每公里造价竟然高达6.3亿元人民币,比中国承建的类似项目贵出至少40%。当日本制造的列车终于开始运行时,越南的官员们不禁感慨:“要是当年我们选择中国的话,现在可能已经在讨论第三条地铁线的建设了。”

这种迟到的醒悟最终导致越南在2024年3月宣布终止与日本的高铁合作,转而与中国携手共建符合1435毫米轨距的铁路网络。这个决定背后不仅仅是一纸协议的终结,而是越南力图重新夺回过去十年时间里因错误战略选择而失去的竞争力。

无疑,越南曾经的战略失误让它失去了宝贵的“黄金十年”。那些年间,全球经济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东南亚国家纷纷迎来了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越南本可以成为这些变化中的重要一环,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其在吸引外资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被迫走了弯路。

不过,随着越南新规划的实施,其与中国的合作将有助于缩短从前被浪费的时间。标准轨距铁路的建成不仅会使运输效率得到提高,也将促进越南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联系。可以预见,这种转变将在未来几年为越南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机会。

换言之,越南此举就像搭上了一辆正在加速行驶的高速列车。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快速的物流对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至关重要。如今越南这场迟来的决策,有望帮助其在区域经济竞争中重获一席之地。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中国经验的借鉴和合作的加强,将为越南经济发展提供全新的动力和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