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捡漏_大黑锅_,专家鉴为仿品,7年后却卖出1200斤黄金!

发布时间:2025-03-24 05:20  浏览量:23

小伙捡漏“大黑锅”,专家判仿品,7年后竟值1200斤黄金!小伙捡漏“大黑锅”,专家鉴定为仿,7年后可换1200斤黄金!小伙捡漏“大黑锅”,专家认作仿品,7年后价值1200斤黄金!小伙捡漏“大黑锅”,专家说仿品,7年后卖出1200斤黄金价!小伙捡漏“大黑锅”,专家鉴为赝品,7年后卖出1200斤黄金之价!

今日要介绍的这件文物,不少人都有所耳闻,却不了解其具体的情况。真正的收藏家不但得具备鉴别能力,还得有实际行动的能力,不然的话,就有可能被他人误导!

那是2010年秋末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一家仓储拍卖公司当中,一位留着络腮胡的拍卖师正在刻板地宣读拍品:“一件中国铜器,起拍价为300美元,嘿,朋友们,这或许是你们所见过的最难看的大黑锅。”

这个小拍卖的现场无人理会,这里没有经验丰富的行家,能识得货物价值的人寥寥无几。

台下零零散散地坐着十几个淘宝客,他们一个个都很散漫。台上有个铜盘,那铜盘满是绿锈,边缘也有破损,就被随随便便地放在旧家具堆当中。这些淘宝客对着这个铜盘一个劲儿地摇头,这个铜盘的底盘上还留着看着就很可疑的焦黑痕迹。

“这是最后的叫价机会了!”就在拍卖师手中的木槌即将落下的瞬间,角落里突然响起一道清亮的男性声音:“我要了。”华人青年杜先生紧紧握着皱巴巴的美元现金,他的手心里满是汗水。

有这么一个专门在欧美从事“拾荒”工作的文物探寻者,此时此刻,他的心脏在剧烈跳动。在那件器物的内壁上,有隐隐约约浮现出来的铭文,这铭文与某本古籍插图里的国宝极为相似。

杜先生买下了被称为“大黑锅”的物件,看到其内部的铭文后,就感觉这物件必定非同寻常。然而,由于他对青铜器的研究并不深入,所以根本弄不清楚这个物件到底有着怎样的来历,于是就干脆把它带回了国内。

他首先动身前往北京的程田古玩城,拜托当时一家古玩店的老板,暗地里为自己寻觅买家,这一流传的过程也是那位店主最初在朋友圈自行披露的。

在橱柜里放置了三个月之久,价格从20万一路降到12万,而后有一位浙江的商人前来将其买走。颇为戏剧性的是,这位商人先后找了五位“权威专家”来鉴别。

专家们戴上白手套,仔细查看了许久,得出的结论竟惊人地一致:“这器物的器型和包浆跟《西清古鉴》所记载的存在差异,与商周时期的物件就别沾边了,至多也就是南宋时期的仿制品。”

随后浙江的商人急匆匆地去找店主,想要退回货物。双方商谈许久,店主告诉商人南宋的(货物)也挺好。但不知商人被专家灌了何种迷魂汤,坚持要退货,店主也只能把12万元如数退回了。真不知道商人在之后知晓情况后是否会懊悔呢?

古玩店的老板只得把那件青铜器退还给杜先生,还称自己已经尽力了。后来他自我解嘲地笑着说:“幸亏没有私自将其售卖,不然要是成了倒卖国宝文物的人,那可就麻烦了!”

以前提到过,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所谓专家也并非无所不能,并且可能为了顾及颜面而勉强行事,所以找到合适的人才是最为关键的。杜先生带着青铜器奔波了数年之久,直至2014年才找到了合适的人,此人便是十堰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的会长袁正洪。

此专家对“中华诗祖”尹吉甫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研究,于西周历史方面造诣极深。正巧杜先生的青铜器仿佛是为尹吉甫专门打造的,这难道不正是专业契合吗?

铜盘上133字铭文映入袁正洪眼帘的刹那,他欣喜若狂地讲道:“王令甲政司成周四方积,这与《诗经·六月》所记载的尹吉甫受命跟随周宣王征讨玁狁是全然相符的!”

之后,他又邀请了数位颇具分量的历史专家和国博专家共同进行鉴定。最终判定,这件兮甲盘的价值与毛公鼎不相上下,完全可以被称作是国宝里的顶级珍品,小伙子可是捡到极大的漏了!

事实上,先前有几位专家判定为宋仿,从别的视角去看也是说得通的。由于这件青铜器的年代可追溯到西周,不过在南宋时期就已经被发掘出来了。元朝初年,被一对民间夫妻拾得,他们把青铜器的“盘腿”部分敲掉,只余下类似“盘子”的部分用来烙饼,这便是“大黑锅”名称的起源。

幸运的是,有一位名为李顺甫的官员发现了它,并且花费高额的价钱将其买下。此后,它历经各代的传递收藏,最后到了清末民初的大收藏家陈介棋手里,这真的是传承有序啊。

而后便销声匿迹了。上个世纪,日本和香港都有发现此盘的传闻,但最终都被证实是伪造的。直至杜先生在美国发现了它,可带回来之后,由于缺乏“流传有序”的资料,专家们都不敢认可。幸而遇到了专门从事尹吉甫研究的学者。

2017年,杭州西泠印社举办春拍。在春拍现场,“西周兮甲盘”现身了,这个曾经被当作烙饼锅,还不被专家所认可的器物一出现,空气中便充斥着山雨欲来般的紧张氛围。

起拍价就高达1.2亿这样令人咋舌的天价,而后历经多轮激烈的角逐。最终,随着槌音落下,价格定在了1.85亿。算上佣金的话,那就是高达2.1275亿的天价了。有人做过计算,在当年,这么多钱能够直接购买1200斤黄金呢。

杭州收藏家蒋再鸣拍下了兮甲盘,在他看来,即便花费如此高昂的价格,自己也算是“捡漏”了。由此可以看出,只有真正对中国艺术品怀有深切热爱之情的人,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