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气!广东这一波高铁规划将串联起跨省际黄金通道

发布时间:2025-03-25 01:38  浏览量:14

广东省在改革开放以来都承载着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员流动的驱动力作用,在高铁建设方面更是马不停蹄,努力提效每一块土地,增质每一寸基石,圈画出令人歆羡的交通强省战略。广东提出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图景,目标包括完善“八纵八横”高铁网,强化与港澳及周边省份的互联互通,通过高铁建设缩小粤东、粤西与珠三角的发展差距,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还有一系列的国家战略对接,服务“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国家战略,推动跨区域资源流动。

作为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广东GDP总量已经连续40多年排名占据全国第一,拥有广州和深圳这2座超大城市,再加上东莞和佛山,拥有4个“万亿之城”,粤港澳大湾区更是全球经济最发达、科技实力最强、制造业最先进的区域,是中国经济发展四大“引擎”之一。

早在1991年,广深铁路便开始了提速改造工程,并于1994年正式开通运营:成为全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从广州到深圳的时速最高达160公里。而到了2009年,随着武广高铁的开通运营,广东迎来时速350公里的真正高铁。目前,广东省的高铁运营里程已经超过3000公里、达到3016公里,位居全国第二。据不完全统计,广东在建高铁9条/段、即将开工4条,积极争取将6条高铁纳入国家规划!

广东之所以积极布局高铁建设,在原有高铁项目的基础上“更新换代”,持续完善高铁网络,推动终端的并联枢纽,是有较强的历史推动作用。早期以广深铁路(1994年准高速化)为起点,逐步建成京广、广深港、赣深等骨干线路,形成覆盖全省的高铁网络, “十三五”至“十四五”期间则通过重点推进粤东、粤西高铁空白区域,补强高铁网络的羽翼,如梅龙高铁、广湛高铁等,都将成为粤西、粤东两翼发展的命脉,直接书写广东高铁发展的新篇章。

广东省作为我国南方沿海经济和交通的枢纽省份,与周边省份有非常紧密的高铁线路联系。与福建省之间,两地通过梅漳厦高铁(梅州至漳州,时速350公里)连接,打通了粤东北至厦漳泉地区的通道,强化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联系,和江西省的握手之交则通过赣深高铁、规划中的梅龙高铁(连接赣州),深化粤赣合作,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则通过贵广高铁、南广高铁等连接,促进粤桂黔经济走廊发展,和湖南省还有海南省,则分别有广清永高铁和广湛高铁,未来将形成粤湘两地的经贸和运输的大贯通大并联,与海南自贸港则通过琼州海峡通道衔接,形成粤西至海南的快速通道,更长远一点来讲,广东高铁还将跨越湖南、江西的腹地,深入长三角地区,形成规划中的沿海高铁(深圳至宁波)、杭广高铁,进一步强化与长三角的交通纽带。

当然,毫无质疑,在广东的交通版图中,福建省是其高铁强省战略的“最佳拍档”。梅漳厦高铁是广东出省的重要通道,未来将直接串联粤闽两省经济核心区,成为粤港澳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键线路。

从地域上来讲,广东福建两省都属于沿海省份,福建沿海城市和广东城市的高铁交通一脉相承,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广东段更是形成了“海上观光走廊”,从东到西分别是:漳汕高铁➠汕汕高铁➠深汕高铁➠深珠高铁➠珠阳高铁➠广湛高铁➠合湛高铁,线路全长约900公里,除深圳两站点外,其余站点均位于沿海县市区,一条真正意义的广东沿海高铁。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预计到2027年,广东省将总体建成贯通全省、畅通全国、辐射全球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跨境跨省交通网络更加畅通开放,城市(群)交通更加优质高效,城乡交通更加均衡协调,交通发展更加安全可靠。其打造一体高效的城市(群)交通网目标,将形成覆盖珠三角核心区、粤东粤西区、粤北区等经济区域的重点高铁线路网络,其中连接珠三角核心区的广湛高铁、深江铁路等将强化广州、深圳枢纽地位,粤东粤西区域则是串联起了梅漳厦高铁、深汕高铁,广湛高铁,带动湛江、茂名、梅州、汕尾等城市融入大湾区,助力粤西振兴,粤北地区则是通过梅龙高铁连接河源、梅州等内部城市,促进生态旅游与产业转移。

2024年9月14日,广东省内首条全额投资建设、自主审批、时速350公里的梅龙高铁开通运营,标志着全国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6万公里,全省高铁运营里程在全国率先突破3000公里。广东高铁作用最大且优先落实的线路除了梅龙高铁,还有广湛高铁、深汕高铁,广湛高铁预计2025年底开通,串联7市,缩短粤西与大湾区时空距离,是广东最长高铁,已进入施工冲刺阶段,深汕高铁预计2026年通车,将强化深圳与粤东沿海经济带联系,推动深汕合作区发展。

广东持续更新的高铁建设线路布局,将对于强化大湾区辐射能力、推动区域均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广东高铁庞大的运营规模将加速产业向粤东西北梯度转移,扩大湾区辐射范围,客旅运输上也使得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覆盖更广,根据相关数据,2024年港珠澳大桥车流量增长90%。

广东作为全国高铁里程第一的省份(超3000公里),其线路完善“八纵八横”骨架,支撑着国家高铁网的竞速效能,并形成全国区域内的经济联动,强化大湾区与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城市群的联系,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另一方面,广东省不断提质增效的高铁通道,有力地均衡地区发展,打通省内外的往来交通,高铁“赏花游”带动梅州、汕头等地文旅消费(如阴那山樱花、丹樱生态园),有效缩短通勤时间(如广湛高铁广州至湛江90分钟),提升粤西居民出行便利性。

广东高铁发展规划旨在完善铁路网络,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十四五” 期间重点建设漳州至汕头高铁广东段、合浦至湛江铁路广东段、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等线路。计划在 2025 年开通广湛高铁。远期目标是在全国率先实现 “市市通时速 350 高铁”,接入国家 “八纵八横” 高速铁路网,形成大湾区主要城市间 1 小时通达、至省内其他地级市 2 小时通达、至相邻省会城市 3 小时通达的交通圈。

广东高铁规划以跨省通道建设为核心,重点强化与福建、海南等地的联系,同时通过广湛、梅龙等线路推动省内区域均衡发展。政策上依托交通强省战略,历史积累的铁路网络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动能。这些线路不仅重塑了珠三角的交通格局,也为全国高铁网络的高效运行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