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事业正值发展黄金期,准确把握发展机遇,四川召开工作会议分析研判并安排部署重点任务丨争上游有话要说
发布时间:2025-03-27 14:02 浏览量:15
导读:浏览行业最新资讯,看看你错过了哪些近期要闻?
一、抢抓战略机遇 激活发展动能 全力推动中心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四川省疾控中心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
3月21日,四川省疾控中心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会议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卫生健康和疾控工作会议部署,总结回顾2024年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2024年,在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和四川省疾控局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中心“五个三”工作思路和“621”战略目标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初心如磐担使命、奋楫笃行勇争先,全力以赴抓改革、提能力、促发展、护健康,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各领域在全国会议交流发言48次,更多四川经验、四川实践在全国推广。
会议强调,当前疾控事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期、优化服务的机遇期、管理提质的跃升期,要准确把握发展机遇,清醒认识短板差距,正确处理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继承和创新、建章立制和落地见效的关系,保持战略定力,努力推动中心改革发展再开新局、再谱新篇。
会议要求,一要聚焦疾控体系改革,深化内设机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管理体制“四项改革”。二要聚焦高质量发展,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强基、科技创新赋能、核心能力提升“四大行动”。三要聚焦健康优先战略,抓好传染病防控、重点疾病攻坚、寄生虫病与地方病消除控制、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干预和能力提升“四项业务”。四要聚焦从严管党治党,强化党建引领、坚持风腐同治、加强法治支撑、筑牢安全屏障“四大支撑”。
会议分析研判了四川全省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心科研工作情况,表彰了中心2024年度考核优秀个人和科研成果获奖人员,优秀专家代表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新闻来源:四川疾控
争上游有话要说:
正如会议所说的,当前疾控事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期,把握改革驱动、技术赋能、政策支持、区域联动的发展大方向,各级疾控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核心能力提升、数字化转型和基层能力建设等路径,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转变。国家明确提出建立“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体系”,要求各省建设统一的信息平台,争上游科技立足疾控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创新提出“智慧疾控”解决方案,依托我司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为疾控部门打造一个标准统一、高效智能、各业务系统数据实时互联互通的高度数字化智慧中台,并重点搭建智慧监测、智慧预警、智慧执法及智慧应急等应用系统。同时通过建立统一数据规范标准集,实现各业务系统数据实时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为重点应用系统提供标准数据支撑保障,满足对接国家系统平台数据需求。平台利用先进的算法模型进行深度挖掘,有效缩短从疫情发现到响应的时间窗口,可实现从防控数据收集、质控,到应用再到数据安全的闭环管理,全方位支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科学、精准、高效地开展。智慧疾控信息平台以数据融合破解信息孤岛、以智能分析替代经验决策、以闭环管理提升防控效能,帮助各级疾控最终实现从“分散应对”到“整体智治”的转型升级。
二、关于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儿童诊断参考水平标准》的通告
3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儿童诊断参考水平标准》,该标准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
(仅摘录部分)
4 总则
4.1 正当性要求
4.1.1 医疗机构相应人员应对儿童的CT检查进行正当性判断,儿童CT检查给受检者所带来的利益大于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时,儿童CT检查才是正当的。对不符合正当性原则的,不应进行CT检查。
4.1.2 儿童CT检查应掌握好适应证,在能取得相同净利益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非医疗照射或剂量较小的替代方法。
4.1.3 在判断临床儿童CT检查的正当性时,应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4.2 防护最优化要求
4.2.1 对确实具有正当理由需要进行的CT检查,遵从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并应用有关诊断参考水平后,在保证获得足够的诊断信息情况下,使受检者所受剂量尽可能低。
4.2.2 在施行儿童CT检查时,医疗机构应保证所用设备经过质量控制检测合格,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根据儿童体型和生理特征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儿童CT扫描模式和扫描参数。
4.2.3 应严格控制儿童CT检查扫描野范围,避免邻近扫描野的敏感器官或组织(例如性腺、眼晶状体、乳腺和甲状腺)受到有用线束的直接照射。
4.2.4 医疗机构应按照GBZ 130中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要求为儿童受检者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新闻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争上游有话要说:
近年来,儿童CT检查频率显著增加,但其辐射剂量高于传统X射线检查,需通过标准化手段优化检查流程,平衡诊断需求与辐射防护。为了实现医疗照射“正当性”与“最优化”的双重目标放,有关部门还需要继续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放射行为的监管,建立统一的放射卫生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医疗机构剂量数据实时上报、统计分析和横向对比。放射诊疗的辐射剂量监测需依托科技手段实现精准管控,争上游放射卫生在线监测系统通过辐射探测器对机房门口、候诊区、控制室等重点区域进行辐射强度实时远程监测,并设置限值预警机制,确保剂量超标时立即触发警报。该系统整合信息共享互通功能,实现跨部门数据联动,打破信息壁垒;同时依托实时视频监控与AI行为识别技术,对放射诊疗操作流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智能分析,自动识别未佩戴防护用具、违规操作等行为并实时纠偏,形成全流程闭环监管。通过科技赋能,系统可动态追踪放射工作人员及受检者的累积辐射剂量数据,结合个人剂量仪等设备,精准评估个体受照风险,避免因长期累积或意外暴露引发的健康损害,同时以可视化数据督促机构和工作人员严格落实防护标准,从源头降低辐射事故发生率,切实保障放射诊疗活动中各方健康权益。
三、上海开展2025年度中医药监管能力培育项目建设
3月26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医药监管能力培育项目建设的通知,为加强上海市中医药监督执法骨干培养,促进中医药监管执法能力水平提升,决定于2025年组织开展中医药监管能力培育项目建设工作。
一、建设目标
以本市中医药监管现状及问题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监督执法人员队伍建设,提升中医药监督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中医监督执法水平,提高中医药执法办案质量,培养中医药监管执法骨干,全面提高本市中医药执法监管效能。
二、建设内容
围绕中医药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中医药相关的执业许可、监督执法、监管标准及规范等方面的研究并提出相关解决建议或意见。在上述建设内容的基础上,可选择下列至少一项的内容共同开展建设:
(一)开展中医药监管科室和人员建设,培养不少于1名高水平中医药监督执法骨干。
(二)在中医药监督执法检查中积累典型案例,包括案情介绍、案件评析及思考建议等要素,原则上最低不少于2例。
(三)开展中医药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加强新技术在中医药监管执法中的应用,探索在“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性监管”等五大监管模式方面取得创新。
(四)开展中医药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宣传培训,持续提高中医药相关内容知晓度。
(五)开展中医药监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题库建设。
新闻来源: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争上游有话要说: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地也逐渐重视中医药监管工作,信息化建设是推动中医药监管从传统人工模式向智能化、数据化转型的重要支撑,有利于全面提升中医药监督执法的效率与精准性。做好中医药监督执法工作,是中医药服务规范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争上游中医药移动执法包集成移动端智能设备的数据采集、实时传输、数据存储,监管平台的数据管理和分析等功能,实现执法人员的实时监管,提高执法效率和准确性。同时,移动执法系统还可以帮助管理部门实现对执法行为的追踪和分析,为制定科学的执法政策提供参考。它不仅提高了执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推动执法监管的规范化和精细化,为保障中医药监督执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