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月是长高黄金期!儿科医生却不推荐这个“热门运动”
发布时间:2025-03-27 18:59 浏览量:9
春风拂过枝头的新芽,也轻抚着每个孩子的发梢。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证实,孩子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季节性,其中春季(3至5月)长得最快。儿科专家表示,一根跳绳、一次摸高、一张蹦床……都可能成为这个春天最好的生长剂。但对于现在的“热门运动”——马拉松,却并不推荐。
春季合理运动有益孩子长高
“春季是儿童身高增长的黄金窗口期。”擅长儿童生长发育管理的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杨望副主任医师指出,科学系统的运动干预能显著促进儿童身高发育。国际研究显示,保持规律运动的儿童相较于缺乏运动的同龄群体,平均身高差距可达3-5厘米。
究其原因,这是运动促生长的双重生物学机制。尤其在中高强度运动中,运动时血液中生长激素浓度可达到静息状态的3-5倍,如跳绳、打篮球等,激素分泌呈现脉冲式增长。结合夜间深度睡眠时段的分泌高峰,形成昼夜联动的生理增益效应。
同时,垂直跳跃类运动产生的机械应力还可直接刺激骨骺软骨细胞的分裂增殖,促进下肢骨纵向生长。此外,运动加速钙磷代谢,使骨矿物质沉积效率提升20%-30%。由此可见,春季多让孩子进行适当的运动,对生长发育非常有益。
马拉松等运动要尽量规避
现在很多家长喜欢带孩子一起参加马拉松比赛,认为可以锻炼孩子的毅力和体能。但其实,这并不利于长身高。杨望副主任医师指出,一般运动30分钟、心率维持在正常心率的140%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但马拉松这样的耐力项目会引起肌肉疲劳,缓冲力下降甚至消失,最终导致骨骼受到冲击。对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来说,骨骼生长板受到破坏会影响其发育。
据《中国田径协会路跑管理文件汇编(2023)发布》,马拉松及以上距离,参赛者须在比赛当年满20周岁;半程马拉松参赛者须在比赛当年满16周岁。10公里以下项目,13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参赛需老师或家长陪跑。“因此,我们建议13岁以下的女孩,15岁以下的男孩,尽量不参加马拉松比赛。”
同时,下压式运动、举重项目等,因可能影响骨骼生长板和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反而可能阻碍孩子发育,所以建议也尽量规避。
此外,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2点至晚上8点之间。因为3-5月清晨温度偏低,孩子运动后出汗容易受凉。热身运动也要兼顾到颈、肩、腰、膝、脚等全身部位。家长还要注意观察运动强度,不同孩子体质因人而异,如果孩子感觉疲倦就意味着运动强度已基本达到中等强度标准。
四类黄金跳跃性运动助长高
那究竟选择哪些项目,更能促进长高呢?杨望副主任医师表示,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结合安全性、趣味性和促生长效果的评估,推荐以下四类跳跃性运动,家长可根据孩子年龄和兴趣灵活组合。
1.跳绳:经济高效的长高法宝
科学研究显示,每日30分钟跳绳并坚持半年的儿童,平均多长高1.5至2厘米。刚开始跳绳别要求跳太多。幼儿园阶段,可从每组20至50下开始。小学阶段,可逐步增加运动量,最终达到每天累计800至1000下。跳绳时最好选择减震运动鞋,避免坚硬的水泥地面。
2.摸高跳:趣味挑战激发生长欲
在家里门框悬挂彩色气球或设定户外摸高目标,将跳跃转化为游戏。还可选用电子摸高器。每日完成10至15次弹跳,能同步锻炼小腿肌肉和跟腱的弹性。家长要提醒孩子掌握缓冲技巧,落地时需保持膝盖微屈。
3.蹦床运动:低冲击高收益之选
蹦床的弹性网面可减少60%的关节冲击力,特别适合体重偏大的儿童。平时在家可用家用迷你蹦床,每日蹦5分钟,再结合开合跳、转身跳等动作。周末再前往专业蹦床乐园,融入抛接球、障碍穿越等游戏,提升趣味性。
4.跳格子:传统游戏的科学升级
家长协助孩子用粉笔在地面绘制数字或字母格子,设计“算术跳”“单词拼写跳”等玩法。单双脚交替跳跃不仅能刺激骨骺生长板,还可提升身体协调性。在进阶训练中,孩子可手持沙包完成投掷与跳跃的组合动作,促进上下肢协同发展。
定期测量孩子的身高也很重要
杨望副主任医师还指出,孩子的身高、体重能够反映体格发育水平。家长要定期测量孩子的身高、体重,及时了解孩子体格发育水平,监测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建议孩子至少每季度自测1次身高、体重。
适宜的身高和体重增长是孩子营养均衡的体现。学龄儿童的体格发育主要经历3个阶段:
相对稳定期 青春期发育前,身高增长持续而稳定,儿童身高每年增长5~7厘米;
生长突增期 身高增长较快是青春期的主要表现之一,通常持续约1-2年,进入突增高峰时,女孩每年约 8-10厘米(最快可达12厘米/年),男孩:每年约 9-11厘米(最快可达13厘米/年),具体年增长幅度因人而异;
生长停滞期 自青春期中后期开始,身高一般逐渐停止明显增长。
生长缓慢、营养不良或肥胖的孩子,应尽早去正规医院进行咨询,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对症治疗。
————end————
文:向娇
编辑:周晋羽
责编:牟小容
终审:邹树明
健康人报出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好消息:目前邮政、淘宝、抖音都可订阅健康人报▪青少年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