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高的黄金期,这几种食物不可少!

发布时间:2025-03-28 13:04  浏览量:9

参考文章: 《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指南》

孩子长不高?看着邻居家孩子蹭蹭往上窜,自家孩子却像"定了身高"一样?别着急!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儿童青少年期是身高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合理的营养摄入可以帮助孩子实现身高潜力的80%以上。在孩子成长的黄金期,若能科学安排饮食,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就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孩子长高。

吃什么能长高?怎么吃才能长得更高?接下来就给各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介绍几道对孩子长高特别有帮助的食物搭配和注意事项。

人体长高主要依靠骨骼生长,而骨骼生长离不开几个关键营养素。钙质是骨骼的主要构成成分,就像盖房子的砖块,没有足够的"砖",房子自然盖不高。据北京协和医院儿科研究数据显示,7-12岁儿童每天需要800-1000毫克钙,相当于3杯牛奶的含量,而13-18岁青少年需要1200-1500毫克钙,但实际上中国儿童钙摄入普遍不足,约有45%的孩子钙摄入量不达标。

蛋白质是身体各项功能的基础材料,包括骨骼生长。把它想象成建筑工地的水泥,用来连接"砖块",形成坚固的骨架。每千克体重每天需要1.5-2克优质蛋白质,一个40公斤的孩子每天至少需要60克蛋白质。

还有维生素D,它就像工地上的工程师,指导钙质如何正确地"砌入墙体"。没有足够的维生素D,即使钙质充足也难以被骨骼吸收利用。中国疾控中心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高达50%以上,尤其在北方地区和冬季更为严重

锌、镁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K、维生素C也都在骨骼发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就像工地上的各种专业工人,各司其职,缺一不可。

牛奶和酸奶是钙的最佳来源,每天一杯牛奶(250ml)能提供约300毫克钙。如果孩子不爱喝牛奶,可以做成奶昔或者牛奶炖蛋,既美味又营养。

豆腐、豆浆也是很好的钙源,尤其是用石膏点制的豆腐,钙含量更高。可以做个豆腐蒸蛋,软嫩可口,孩子特别爱吃。老北京有句话:"常吃豆腐补钙好,个头蹿得比人高",这话还真有科学道理呢!

鱼、肉、蛋、奶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一个鸡蛋含有约7克蛋白质,100克瘦肉含有约20克蛋白质。可以做个香煎三文鱼或者蒸蛋羹,既保留了食物的营养,又方便孩子消化吸收。

深海鱼类不仅富含蛋白质,还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大脑发育和骨骼生长都有好处。一周给孩子安排2-3次鱼类餐,对长高很有帮助。

深绿色蔬菜如西兰花、小油菜、菠菜等富含钙、镁和维生素K,这些都是骨骼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可以做成蔬菜沙拉或者蔬菜汤,增加孩子的接受度。

橙子、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助于胶原蛋白合成,而胶原蛋白是骨骼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一个橙子,维生素C就不愁不够了。

全谷物如糙米、燕麦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骨骼生长也很重要。可以做成八宝粥或者燕麦粥,既营养又美味。

适量的坚果如核桃、杏仁等含有健康脂肪和多种微量元素,对身体发育也很有益。每天给孩子准备一小把坚果当零食,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影响正餐。

均衡饮食是关键,单一食物难以提供全面营养。一日三餐搭配要合理,早餐可以安排牛奶、鸡蛋、全麦面包;午餐有肉有菜有主食;晚餐清淡些,但也要保证蛋白质和蔬菜的摄入。

少食多餐有助于营养吸收。青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胃口大是正常的。与其担心孩子吃得多,不如关心孩子吃得好不好。可以在三餐之间适当安排些水果、牛奶或坚果作为加餐,既能满足生长需要,又不会造成消化负担。

有个小妙招,在孩子喝牛奶时加点蜂蜜,不仅增加甜味让孩子更爱喝,蜂蜜中的矿物质还能促进钙的吸收。不过糖尿病患者家庭要注意,这个方法不适合你们家的孩子。

避免过量碳酸饮料和咖啡因饮品。这类饮料中的磷酸会影响钙质吸收,长期大量饮用可能导致钙流失,影响骨骼发育。孩子想喝饮料时,可以用鲜榨果汁或酸奶来替代。

不要让孩子节食减肥。有些家长怕孩子发胖,控制饮食太严,反而影响了营养摄入和身高发育。正确的方法是增加活动量,保证营养均衡,而不是盲目减少食物摄入。

保证充足的睡眠。生长激素主要在深度睡眠时分泌,10-16岁的孩子每天应保证8-10小时睡眠。晚上10点前上床,有助于生长激素的充分释放。

适当的户外活动和阳光照射也很重要。户外运动不仅能刺激骨骼生长,阳光照射还能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钙质吸收。建议孩子每天至少有半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冬天也不例外。

陈奶奶家的小孙子从小就不爱喝牛奶,个子比同龄人矮一大截。后来陈奶奶听了医生建议,每天早上给孙子做牛奶燕麦粥,加点蜂蜜和水果,孩子特爱吃。坚持了一年,小孙子个子蹭蹭往上长,现在已经是班里的小高个了!

从今天开始,给孩子的饮食做个小调整:每天保证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份鱼或肉、两份蔬菜水果。不用太复杂,简单实用最重要。

建立食谱记录,观察孩子的饮食是否均衡,哪些营养可能摄入不足,有针对性地调整。可以用家里的小本子记录,也可以用手机拍照记录每天的饮食。

定期测量身高,每三个月测量一次,记录生长曲线。如果发现孩子身高增长缓慢,及时咨询儿科医生,看是否需要进行更专业的营养干预。

记住,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都有自己的节奏,不要过于焦虑或攀比。科学饮食、充足睡眠、适当运动,让孩子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自然生长,才是最重要的。

爷爷奶奶们,照顾孙辈时别总想着"多吃点",而要想着"吃得好"。爸爸妈妈们,再忙也别忘了关注孩子的营养均衡。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