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回收有陷阱?基层“智”理出手了

发布时间:2025-03-28 17:25  浏览量:11

✎与你分享江山资讯 | 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江山

近期,国际金价强势上涨,黄金回收市场也热闹非凡。然而,黄金回收产品检测不透明、定价不规范、履约无保障等情况也时有发生,一些不良商家会借此设置陷阱,消费者稍不留意就会中招,合法权益严重受损。

日前,坛石镇就发生了一起黄金回收纠纷。此前,村民王某和回收商沈某谈好以700元/克的价格出售30克黄金,可在交易当天,沈某却突然称黄金“成色不足”,要大幅压价。王某坚称自己的黄金保存完好,绝无问题。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无奈之下,王某选择报警。

接到报警求助后,市社会治理中心迅速启动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机制。该机制依托“三民工程”基层治理综合应用平台,将公安民警、乡镇(街道)干部和村(社区)网格员等各方力量紧密联合,实现信息快速共享和协同合作。仅仅15分钟,坛石镇网格员和民警就赶到了现场,安抚双方激动的情绪,缓解紧张氛围,为后续调解创造有利条件。

民警在调查中发现,沈某私自剪断黄金进行检测,还拿不出任何专业鉴定凭证。随后,民警与网格员带着双方前往中国黄金专柜进行权威鉴定。经专业检测,黄金成色为足金999,这一结果直接戳破了沈某的谎言,明确了事实真相,也为调解工作提供了关键依据。

进入价格协商环节后,民警利用信息平台,全面查询黄金回收市场报价,精准掌握价格动态趋势。网格员则充分发挥对本地市场熟悉的优势,通过电话联系多家实体金店,仔细询问回收价格、计价标准等关键细节,并认真记录比对。民警和网格员将收集到的信息汇总,深入分析,为价格协商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确保价格合理公正。

经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20050元的交易款通过手机银行转账即时到账,这起纠纷得到了高效、圆满的解决。

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调解过程,经过“专业鉴定固证据”“动态比价促公平”“即时支付防风险”,确保了资金安全、快速到账,消除了交易资金隐患。

市委社会工作部提醒广大市民,在进行黄金回收交易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务必选择有正规资质、信誉良好的商家,仔细查看商家的检测资质证明,妥善保存每一份交易凭证。交易前要多了解市场行情,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因信息差而陷入回收陷阱,切实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记者:毛军

通讯员:刘力求

编辑:杨雪

责编:徐丽兰

终审:陆天旺

江山新闻网原创稿件,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江山人 • 江山事 • 江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