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首家!创伤“黄金1小时”救治

发布时间:2025-03-28 18:03  浏览量:5

打造创伤“黄金1小时”救治圈

推动救治从“单兵作战”向“全域协同”转型

辽南地区首家“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成员单位”在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挂牌。大连将以信息化系统服务为支撑,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区域创伤救治体系。

45岁以下人群的首要死因

创伤是我国45岁以下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事件密切相关。‌据统计,大连每年约有数千患者因突发性致伤事件面临严重创伤生命危险。

国家卫健委要求地级市和县域医院建立创伤中心,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中国创伤救治联盟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下的国家级创伤救治平台,通过推动中国创伤救治体系的规范化建设,整合医疗资源、制定标准流程、培养专业人才、推广区域化创伤救治网络,构建“国家-区域-基层”三级救治网络,降低严重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亿元

从市卫健委获悉,近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伤急救体系建设工作,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亿元,全市急救车辆增至606台,平均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大大缩短了急救服务半径,不断提升应急救治能力。此次中心医院加入中国创伤救治联盟,依托联盟标准化救治流程、多学科协作机制,将推动大连创伤救治从“单兵作战”向“全域协同”转型。通过引入联盟创伤数据库、质控指标,助力临床科研与救治能力“双提升”。作为辽南地区首家联盟单位,医院整合了急诊科、创伤与组织修复科、骨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个学科力量,组建了协作紧密的创伤救治团队,打造创伤复苏单元、专业化创伤病房及重症监护病房,完成急诊手术室升级改造,实现院前及急诊室急救、手术抢救、重症监护“一站式”衔接。医院将辐射带动全域创伤救治能力升级,为打造“黄金1小时”救治圈提供核心支点。

城市多部门协同高效联动

近日,市民赵先生不慎从5楼跌落,病情极其危重,损伤严重程度评分评估达到了50分,预估死亡率在80%到90%之间。正是由于城市应急医疗体系的整体效能,为患者后续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110精准定位、派出所民警迅速到场维护急救环境,120急救医生实施脊柱固定与止血等关键处置,并通过急救信息系统将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步传输至救治医院。市交警指挥中心同步启动智能交通系统,为急救车规划最优路线并临时管制沿线路段,确保救护车全程畅通无阻。院前急救响应、途中生命支持与院内救治准备无缝衔接,为患者抢出黄金救治时间。

去年底,中心医院率先在省内建成“警保医”协同的交通事故直赔服务平台,实现交通事故救治理赔全流程贯通。今年初,建立全国严重创伤救治信息交互系统,以精准质控推动救治效率全面提升。同时,依托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平台,聚焦智能急救设备研发、创伤大数据分析等领域,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诊疗方案。

文字 巴颖

资料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市急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