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真龙天子”:黄金杀疯了,价格最终会上涨十倍甚至更多

发布时间:2025-03-28 21:21  浏览量:20

最近几个月,黄金价格可能是所有理财产品中,上涨最迅猛的一员,而且是没有之一的那种。2025年以来,纽约金和伦敦金涨幅超过18%,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价格上涨了16%。按照这个趋势来看,今年金价极有可能翻倍。

很多人对买黄金犹犹豫豫,总感觉处于历史高位的黄金肯定会在将来某一天突然下跌,让自己亏得血本无归。然而如果大家将时间线拉长就会发现,黄金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虽然金价偶有波动,但是半个世纪以来,整体延续了上涨的态势。从理财的视角看,54年上涨90倍,平均年化收益率9.6%,是目前已知收益率最高的理财产品。

最核心的是,全球央行都在大规模购进黄金,就问大家,难道各国央行就不怕金价下跌吗?现在的问题是,黄金价格为什么能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维持上涨趋势?我个人为什么会认为黄金价格会上涨到现在的十倍,乃至几十倍?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黄金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无论哪个民族,哪个地域,即便是大航海时代之前,各个文明隔绝开来,黄金自古以来都是世界各地公认的交易货币。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后,全球跨大洲交易频繁,彼此的商业联系越来越紧密,但是大家的交易媒介依然是黄金。直到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黄金作为货币,才淡出了大家的视野不过半个世纪的时间。伴随整个人类文明,黄金一直都是货币的最重要表现形式。从时间跨度上看,黄金才是货币的“真龙天子”,现如今大家使用的法币,不过是囚禁了“真龙天子”罢了。

现在的问题是,人类是如何摆脱黄金进入法币时代的?为什么大家会接受没有价值的纸币作为交易媒介?纸币信用跟黄金价格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美元凭什么能够成为历史上唯一一种成功囚禁黄金的法币?

咱们顺着货币产生的时间线,一点点为大家将以上的关系捋顺,只有将货币产生以及黄金在交易中的作用理解清楚了,大家自然也就明白,黄金到底有多么重要了。

首先,法币是如何产生的?

货币,最早的表现形式,是古代金匠银行为客户开出的收据。无论是中国古代的钱庄,票号,还是近代欧洲的银行。在客户将金银存进来之后,银行为客户开具一张收据,约定客户可以拿着收据在银行支取黄金,白银。

大家在交易的过程中发现,原来不去银行取出金属货币,仅用这些银行的收据,也可以用来交易。于是乎,这张银行券,银票,也就是金银的收据,最早发挥了纸币的功能。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那就是各个银行,钱庄的收据五花八门,所以银行券的表现形式也是五花八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银行券成为大家的唯一接受的纸币。

不过金融业的发展是迅速的,等到17世纪,全球第一家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诞生的时候,英镑作为国家承认的货币,开始成为英国的第一种大家认可的银行券。大家可以手持英镑,到英格兰银行兑换等值的黄金。

其次,大家为什么愿意接受纸币?

在英镑之前,大家对纸币的整体态度是抵制的。没有哪个人会蠢到以为持有纸币就是在持有财富。而各个金匠银行,不过是私有的做金银生意的商人而已。因此,每当这些金匠银行出现一点风吹草动的时候,大家就会一股脑的去将自己存在银行的黄金给提取出来。

那么金匠银行家的银行为什么会出问题呢?早期金匠银行家又是怎么赚钱的?其实最早的银行帮助大家存贵金属货币,是不会给客户支取利息的,相反,银行还要向客户收取管理费用。毕竟最早的银行都是在做异地汇兑业务。我国古代的票号,直到晚清时期,汇兑白银依然会收取客户1%的手续费。

但是欧洲的金融体系发展的更完善,金融业的发展自然也就更快。最早的金匠银行家们发现,客户将黄金存进银行之后,一般不会短时间内取出来。一个银行一定时间内吸收的黄金存款,就会成为银行的沉默资金。这笔钱与其放在仓库里吃灰,不如拿出去放贷。只要在客户取钱之前将这笔钱给收回来,自己就白白赚取了放贷的利息。于是,银行偷偷的拿储户的钱去放贷,获取更多的利息收入。

后来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放贷资金,就开始给储户支付利息,以吸引储户将钱存在自己的银行里,现代银行的雏形逐渐诞生了。最早金匠银行家们的放贷行为都是偷偷进行的,不像现在大家会觉得这很正常。其实直到今天,银行体系的矛盾依然是没有解决的。

银行家们将钱给贷出去之后,这笔钱就从银行消失了。在银行收回这笔钱之前,假如客户前来取钱,银行是拿不出来这笔钱的。如果仅仅是少数人在银行收回贷款之前去取钱,银行还能应付。如果所有人都去银行取钱,银行就会遭遇到挤兑。这就是为什么中央银行出现之前,经常发生银行被挤兑破产的原因。当然,后来的英格兰银行和美联储也被挤兑破产过,这些都是后话,我们稍后再聊。既然银行会破产,意味着大家使用银行的纸币就是有风险的。

英格兰银行出现之后,信誉一直很好。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中央银行都会像英格兰银行一样不会滥发货币。像法国早期的中央银行经常滥发货币,以至于18世纪的法国,还在用金银做货币。中央银行动不动超发货币,让大家都不信任中央银行的信誉了。直到所有国家都认可了英格兰银行的运作模式,央行超发货币的行为消失了,大家才慢慢接受纸币取代黄金作为交换的媒介了。

第三,纸币和黄金价格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金本位时代,虽然大家使用央行发行的纸币,但是这并不代表黄金从货币角色退场了。各国央行发行的货币,严格意义上就是黄金的收据。大家拿着各自国家的纸币,就能在各自国家兑换同等数量的黄金,这样的纸币才能被大家认可。否则的话,这样的货币分分钟就会被大家所抛弃。

纸币要想存在,有且只有一种方法,就是不能超发,滥发。只要纸币超发,很快就会因为黄金储备不足,表现为货币贬值。金本位时代,各国货币跟黄金挂钩,汇率是十分稳定的,自然也就不存在今天这种经济危机的情况。因为没黄金少了,银行没钱贷款,信贷收缩,经济就会收缩。大家就会节衣缩食,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 劳动积累够了,黄金自然就多了,银行钱多了,信贷就会扩张,经济就会繁荣。

第四,为什么中央银行是废除黄金货币地位的最大推手?

每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有超发货币的冲动。这是贪婪的天性决定的,毕竟中央银行诞生之初,就是给国王筹款的。银行家们只不过拿到了国王借款的利息罢了。但是人都是贪婪的,央行也都是人在操纵的,操纵中央银行的资本家,自然想从中获取更多的收益。于是,央行背后的资本家,天然有想要超发货币的动力。

但是货币一旦超发,大家就会将货币换成黄金,最终导致货币信用破产。中央银行自从成立开始,就一直寻找废除黄金地位的办法。如果没有了黄金信用的支撑,法币依然可以自行运转,央行背后的资本家,岂不是可以转动印钞机,就能换走劳动者手中的财富吗?可惜的是,所有的贪婪者都没有成功,哪怕是英镑最坚挺的时期,想要废掉黄金都碰了一鼻子灰。黄金这个货币的真龙天子,始终牢牢掌控着法币发行的大权。

第五,美元如何实现了对黄金的取代?

二战之后,世界进入美元一家独大的时代,货币发行也开始进入金汇兑本位时代。美元跟黄金挂钩,各国货币跟美元挂钩。大家依靠自己的美元储备发行本国的货币,需要黄金,就用自己的美元储备去美联储兑换黄金。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连续打了两场没有取得胜利的大规模战争,美元超发实际上是很严重的。

此外,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在美联储庞大的黄金储备之上。但是这套体系导致世界各国不断从美国兑换黄金,以至于美国持有的黄金储备持续外流。这个时候,如果美联储黄金被兑换一空,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也就随之崩塌了。

于是1971年,美国第一次单方面违约。按照这个趋势走下去的话,美元不再按照之前的约定价格兑换黄金了,金价势必大涨。持有美元的客户疯了一样去挤兑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加上七十年代,美国遭遇到了日本制导业的竞争,美元遭遇到了一次重大的信用危机。

很多人认为,后来美国是通过锚定石油这种硬通货,才稳住了美元信用的。表面上看是这样,然而实际上,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美元真正的锚定物,是美国国债。而美国国债的抵押物,是美国未来的税收。这才是美元体系得以支撑下去的关键。而黄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经过短暂的反弹,最终被美元给摁下去了。

当大家发现原来没有黄金,一样可以进行交易的时候,当大家发现即便美元不跟黄金挂钩,金价也不怎么上涨以后。大家也就逐渐接受美元作为货币使用了。货币信誉本质上是大家的心理预期,只要大家相信,纸币也可以取代黄金,美元就可以取代黄金。1971年之后,世界真正的进入了法币时代,一个没有黄金做信用抵押的纸币时代来临了。黄金则因为相对稳定的价格,逐渐被大家忘记在了角落里!至此,美元成功的囚禁了黄金这位真龙天子的货币地位。

黄金只是被美元囚禁了,并不是黄金的货币地位在大家心目中完全消失了。当美元表现出了它固有的劣根性,大家开始重新意识到黄金地位的时候,黄金价格的上涨也就难以遏制了。

当美元将黄金囚禁之后,美元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货币霸权时代。美元只需要动用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就可以从别的国家收割走足够的财富。于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美元频繁利用经济周期,对全球进行金融收割。别的国家在美元的淫威之下忍气吞声,美国也因此长期保持世界霸主地位。可以说,天下苦美元久矣,但是别的国家又没有足够的黄金储备,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恢复黄金的货币属性,世界在美元的蹂躏中,走过了将近半个世纪。

尝到甜头的美元,也知道黄金价格的快速上涨会威胁到美元的货币地位。于是每当金价开始快速上涨的时候,都会通过抛售黄金的方式,对金价进行打压。虽然每次美国都会损失大量的黄金储备,但是整体上对黄金价格的压制还算是比较成功的。

此外,中国加入WTO之后,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商品,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美元的购买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所以在中美关系恶化之前,黄金的价格上涨一直都不怎么剧烈。具体黄金价格表现上,直到2017年,金价每盎司才1200美元。这还是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金价连续上涨了几年的基础上的数据。

如果没有中国商品的保驾护航,可能从美国进行中东战争之后,黄金价格就会一飞冲天了。因为从2001年之后,美国财政赤字逐年增大,美国庞大的赤字意味着美元的不断超发。纸币永远是纸币,超发就会贬值。但是有了我国廉价商品的供应,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美元的购买力,因此黄金虽然经历了08年之后的快速上涨,但是自2012年之后,又进入了下跌的通道。只要黄金价格下跌,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就是稳定的。

2018年之后,美国单方面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直接导致美元购买力逐年下降。再加上疫情期间美国无限量化宽松带来的大量超发美元。黄金价格开始一飞冲天。到今天,黄金价格已经连续上涨了8年,而且金价上涨的速度开始越来越快。按照这个速度涨下去,美元大概率会被黄金取代,世界重回金本位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很多小伙伴看到这里,一定很好奇为什么美国在这种状况下,不出手打压黄金价格?难道金价一直上涨下去,美元还能保住国际货币地位?很显然,美联储明白,按照这种趋势走下去,美元信用被黄金信用取代不过是迟早的事情。一旦重回金本位,美国想要重新收取铸币税就不可能了。

理论上说,美国有打压黄金价格的动力,但是美联储却没有打压黄金价格的能力。从美联储打压金价的历史看,1927年,美联储试图打压金价,最终被挤兑破产,引发美国经济大萧条。1960年代,美元超发,美国联合欧洲国家成立黄金互助基金打压黄金价格,导致西方央行损失黄金2万吨,进美联储就损失了上万吨黄金储备,最终也没有成功压制黄金价格的上涨。此时,美联储纸面上黄金储备仅剩下8000吨量级,整个西方央行内的黄金储备也只有2万吨级别,过去金价才是现在的百分之一的时候,美联储的两万吨黄金储备都压不住金价的上涨,现在价格那么高,美联储这么点黄金,怎么可能压得住黄金价格的上涨?

其实美联储不打压金价,除了做不到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算废掉美元的货币地位,世界重回金本位,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黄金储备。既然压制不住金价,那就将黄金留在手里。真到了废掉法币的一天,美国依然可以保持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

接下来,我们假设一种情况,一旦金价刺破法币的货币地位,重新成为各国奉行的唯一货币,金价会在现在的基础上上涨多少倍?

我之前做过相关的计算,今天说一下计算的原理。美元在摆脱金本位制后,进入以债为锚的时代。我们假设黄金的总量是相对固定的,那么美元超发了多少,金价按道理说就应该上涨多少。那么这么多年以来,美元到底创造了多少信用呢?

请大家注意,我们不应该以美元M2来计算美元超发的量。而应该以美元创造的信用总量,来计算黄金的价值。说白了,美国国债总规模,会在美国商业银行的乘数效应之下,发生数倍乃至十倍的膨胀。而美元金融衍生品总规模,大致可以反映美元创造的总信用。

根据最新的数据,美国国债规模为36万亿,如果在有限准备金制度下,货币乘数效应是10倍的话,美元的总财富规模为360万亿。当下美元衍生品的总量大约为400万亿,多出来的40万亿, 是多年来债务利息创造出来的信用,整体上,数据相差不大。

1971年,当时美国的黄金储备折价44美元一盎司,美联储黄金储备的账面价值是110多亿美元。如果按照现在折价3000美元一盎司计算,这笔钱刚好乘以70。也就是8000亿美元左右。

也就是说,如果用黄金衡量美国的财富总额,那么金价会在现有价格基础上,再上涨50倍。这个数据我也去问了人工智能,给出的答案是四十倍,跟我计算的结果相差不多。

当然,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非常值得大家思考,就是如果用各国黄金储备来衡量国家的财富总量,各国主权货币计价的黄金价格又会上涨多少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计算一下人民币计价的真实价值表现。多余的话不说,我只能说个大概数字,加两个0都不止。

小结:美元囚禁黄金货币地位不过才半个世纪,人类进入法币时代,本质意义上是一次货币创新的尝试。中国古代从宋朝开始,就进行过货币制度改革,来来回回五百年都没有成功,就是因为纸币滥发造成的。现如今,这场法币尝试正在随着黄金价格的上涨,变得前途渺茫。

如果黄金一直这么上涨下去,最终的价格会让大家完全想象不到。至于什么时候黄金会夺回货币地位,我想时间不会太久了,或许我们这一代人就会见证这次伟大的变革!